基本方药:
1、参附龙牡汤加味:炙党参(或红参)、附片、炙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肉桂。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阳者。
2、芪附汤加味:炙黄芪、熟附片、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阴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温服。
加减变化:喘急不能卧者可于基本方中加黑锡丹、蛤蚧粉,以益元补肾,摄纳肾气。若见阴伤,症见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加玉竹、天冬、太子参以养阴生津。若兼见胸部闷窒者,宜加沉香、檀香理气舒胸。若兼见痰浊阻滞,胸满闷痛、舌苔腻浊加陈皮、枳壳、胆星、佛手以理气化湿,疏畅气机。若兼见心胸疼痛剧烈者加丹参、藏红花、郁金、三七或用冠心苏台丸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若兼见心气贯脉不匀,脉见结代者可在基本方1中重用炙甘草、桂枝、麦冬、苦参等。
3、外敷药物:亦可生姜、桂枝、樟脑、冰片、松节油、木瓜、阿魏、羌活、当归、没药等制成狗皮膏,贴于心绞痛的疼痛敏感区,每2天换一次,停药一天,连贴2~3次为一疗程。
1、小建中汤加减: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饴糖30克(兑服)、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2、苓桂术甘汤加减:本方能健肿益气,温阳化饮。
茯苓20克、桂枝12克、白术15克、法半夏10克、干姜6克、黄芪12克、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3、实脾饮加减:本方能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茯苓15克、白术12克、大腹皮10克、干姜10克、草果10克、附片6克、厚朴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牛膝l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4、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者:小建中汤加减+蜀椒6克、广木香10克 (温中散寒、行气化湿)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伴气短乏力者:实脾饮加减+黄芪15克、党参10克(益气温中)。
5、若呕吐清水痰涎,伴脘腹胀满者:苓桂术甘汤加减+厚朴10克、砂仁8克、大腹皮10克(理气温胃)。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焦急烦躁,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