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溴马隆胶囊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单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发作期。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由小剂量开始,一日25mg(半片)开始,无不良反应可逐渐递增至一日100mg(2片)。早餐后服,同时加服碳酸氢钠一日3g。
2、别嘌醇缓释胶囊
功能主治:痛风石。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次,每次0. 25g(1粒)。
3、保泰松片
适应症为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本药大剂量可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促进尿酸盐排泄,故可用于治疗急性痛风。
口服:初量0.2-0.4g,以后每6小时0.1-0.2g。症状好转后减为每次 0.1g,每日三次,连服三日。
中医学中亦有“痛风”病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
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同时现代医学所讲的痛风还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症。
验方:
1、清热痛痹膏:石膏 忍冬 30 克,知母,黄柏,苍术,黄连,黄岑,赤芍,元胡,大黄,山栀(栀子) 10 克,研末,加醋调和。
2、四黄散:大黄,栀子,黄柏,黄岑等份,水调。
3、黄柏散:大黄,黄柏,侧柏叶,泽兰,薄荷各 10 克 加蜂蜜调和。
4、四色散:黄柏,白芷,青黛,红花,各 10 克 加蜂蜜调和。
5、黄金散:生大黄,生南星。白芷,黄柏,姜黄各十克,厚朴,苍术各 6 克,陈皮甘草各 4 克,花粉 20 克,醋调。
6、住痛散: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木香 6 克。细辛,干姜各 12 克,当归 6 克,醋调。
7、云南白药气雾剂,药店有售。
8、六神丸:药店有售,加醋调和。
9、随帝降酸茶:葛根、桑葚、薏米、茯苓、富硒茶等。
饮食控制很重要,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骨髓、海味、蛤蟹等含嘌呤最丰富;鱼虾类、肉类、豌豆、菠菜等亦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则不含嘌呤。肥胖患者必须减少热卡的摄取,降低体重。宜多饮水以利尿酸排出。避免过度劳累、紧张、饮酒、受冷、受湿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