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CO3是临床上最常用碱性药物。
1、纠正酸中毒的程度:严重酸中毒时不宜将血pH值纠正到正常,一般先将血pH值纠正至7.20,此时虽然仍呈酸中毒,但心肌收缩力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多可恢复,心律失常发生机会亦大为减少。由于严重酸中毒时肺的代偿作用,PCO2大多偏低,因此使pH值达到7.20所需NaHCO3量往往并不多。
2、纠正酸中毒速度:纠正急性严重的酸中毒,使pH值达到7.20的过程应尽量快,这样可以尽快恢复心脏功能。但过快纠正酸中毒常又可能使肺部代偿性通气过度的情况得到抑制,从而容易使血PCO2上升。由于CO2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而使脑脊液中pH值明显下降,这样反而加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另外,过快纠正酸中毒,可使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向左移,血红蛋白对O2的亲和力增加,组织供氧情况更为恶化。
3、轻度代谢性酸中毒不必特殊治疗,患者经补充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后多可自行缓解。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如肾小管性酸中毒,因多合并低钾以及容易发生尿路结石,予枸橼酸钾口服为宜。
1、肺肾阴虚型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知柏地黄丸加减。沙参、麦冬、玉竹、花粉、太子参、生地、丹皮、黄柏、知母。
2、胃阴不足型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加减。麦冬、太子参、粳米、法夏、大枣、甘草。
保健: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疗病因,辅以补充液体、纠正缺水、电解质紊乱。轻者解除病因后,通过机体代谢可自行恢复酸碱平衡。重症患者均需补充一定碱剂,并及时复查血气。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除去病因是治本,补碱是治标,所以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轻症酸中毒,在纠正缺水和电解质紊乱后可自行纠正,不必补碱,重症者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在补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和复查血液生化,当症状改善,尿量足够,CO2CP18mmol/L以上,可不必再用碱性药物,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清K+可偏高,当纠正酸中毒和缺水后,可出现低血K+,手足抽搐,应注意补K+。
饮食:饮食无特殊,注意饮食均衡,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