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钠盐的摄入。一般轻度心力衰竭的患者,摄入钠盐限制在5g/d以下;中度限制在2.5—3g/d;重度限制在lg/d。水肿不十分严重或利尿效果好的患者,用盐无需严格控制。患者还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在限盐的基础上,将水的摄入量控制在1500—2000ml/d。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维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一般患者可取平卧位,对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者应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同时使消化功能降低,肌肉萎缩。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检查:
1、心电图
常可提示原发疾病。
2、X线检查
可显示肺淤血和肺水肿。
3、超声心动图
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
4、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示物
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示物
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示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诊断:
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利钠肽(BNP/NT-proBNP)水平升高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作出诊断。
高发人群尚不明确。
并发症:
1、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可给予抗菌素。
2、血栓形成和栓塞: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巨大的肺动脉栓塞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心原性休克和猝死。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颤动者,易发生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而引起脑、肾、四肢或肠系膜动脉栓塞。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及时翻身按摩肢体作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对有栓子脱落引起肢体动脉栓塞者,轻症者可用尿激酶或链激酶进行溶血栓治疗,肢体缺血严重者应作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