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酸西替利嗪胶囊
功效主治: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g,一天一次或遵医嘱。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改为早晚各5mg;6岁-11岁儿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推荐起始剂量为5mg或10mg,每日一次;2岁-5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可增至5mg,每日一次或2.5mg每12小时一次。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西替利嗪,其化学名称为(±)-2-[2-[4-[(4-氯苯基)苯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可能有困倦、思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鼻干及胃肠道不适等。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特非那丁分散片
功效主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荨麻疹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者:一次60mg,一日2次;6-12岁儿童:一次30mg,一日2次,或遵医嘱。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特非那丁,其化学名为α-(对特丁苯基)-4-(羟二苯甲基)-1-哌啶丁醇。
禁忌:明显肝功能损害者;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症者;对本品过敏者。
3、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功效主治: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用法用量:鼻腔喷入:左手喷右侧鼻孔,右手喷左侧鼻孔,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 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个鼻孔各2喷,每日1次(每日200微克),以早晨用药为好。某些患者需每个鼻孔各2喷,每日2次,早晚各1次直至症状改善。当症状得到控制时,维持剂量为每个鼻孔1喷,每日1次。每日最大剂量为每个鼻孔不超过4喷。
化学成分:药液浓度为0.05%,相当于每喷含丙酸氟替卡松50微克,辅料为:葡萄糖、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苯乙醇、苯扎氯胺、吐温80、稀盐酸、纯水。
不良反应:非常常见:鼻衄 常见:与其他鼻部吸入剂一样,使用后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和气味,头痛并可引起鼻、喉部干燥、刺激等。 非常罕见:过敏/过敏样反应、支气管痉挛、皮疹、面部或舌部水肿、鼻中隔穿孔、青光眼、眼压升高及白内障等。
1、洋柑橘茶或迷迭香茶3克,开水冲泡后饮用,可改善鼻腔充血和过敏症状。
2、辛夷花与紫苏各4克,开水冲泡饮用,可收缩鼻黏膜,长期饮用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
3、将黄芪15克与粳米60克煮成粥,每日食用2~3次,可改善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鼻炎。
4、将生苍耳子炒过放凉后,取苍耳子、薄荷、辛夷花各两克,开水冲泡饮用,可预防和减轻鼻塞、喷嚏、流涕的症状。
5、将烧开的水倒入直径15厘米左右的容器,趁热放在鼻子下面,用力吸蒸气15~20分钟(要小心烫伤)。每天3次,一般两个月内可见效。
6、将蒜瓣削根去皮装入坛中,加入食醋浸泡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每晚食3~4瓣蒜,并将醋倒入小口瓶中,对准鼻孔熏半小时,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疗效。
1、避免接触过敏原。
2、可以经常进行温冷交替浴、足浴、鼻洗涤和干布摩擦,增强家庭保健体制。
3、采用正确的擦鼻方法。
4、不宜过多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