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适宜:
1.1、宜吃高蛋白食物。
1.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1.3、宜吃高热量食物。
宜吃食物:
1.1、精瘦肉:属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补充优质蛋白每日一个即可,可以煮食或者与其他蔬菜炒食。
1.2、水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使其深受大家青睐,最大众化的水果每日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
1.3、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属于高热量食物每日食用,炒食,煮食均可,切忌过多食用。
饮食禁忌:
1.1、避免油腻食物。
1.2、避免油炸食物。
1.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忌吃食物:
1.1、腌制蔬菜:属于高盐食物,不宜过多食用,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建议每人日摄入食盐量4克以下,其他严重疾病尤其注意。
1.2、小麻椒: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肥甘厚味,多食无益尽量少的服用,属于肥甘厚味。
1.3、大肥肉: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而且加工此种食物的油都属于质量比较差的油建议适当的少食用一些。
2.1、应绝对卧床休息。
2.2、立即吸氧,有效止痛,尽快建立静脉给药通道,尽可能迅速地进行心电监护和建立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留置尿管以观察尿量,积极对症治疗和加强支持疗法。
2.3、饮食要注意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4、护理休克病人应采取平卧位,最佳的体位是头部和躯干抬高10度到20度,双下肢抬高20度到30度的“V”行位。
2.5、吸氧常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可达每分钟2到8升。
2.6、保持呼吸道通常,防止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状态,尿量等变化。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着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组综合征。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而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病死亡率极高,国内报道为70%~100%,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可增加患者生存率。
高发人群:老年人。
危害:
1、肺:休克时的缺血、缺氧,可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细胞受到损伤。而且在治疗休克时还可引起肺部小血管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部分血管闭塞、不通畅,结果就是流入肺部的血液不能很好的从肺得到氧气,各器官也就供氧不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肾: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肾脏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缺血坏死,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3、脑:脑部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可引起脑细胞肿胀、血管通透性升高,从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这时的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昏迷。
4、心:休克时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心肌缺血,最后引起心脏肌细胞损伤。
5、胃:休克可引起胃肠道溃疡、肠源性感染。
6、肝:休克可引起肝缺血、缺氧性损伤,肝脏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