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苄西林
功效主治:用以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用法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一日2-4g,分4次空腹服用。肌内注射一日2-4g,分4次给药。静脉给药一日4-8g,分2-4次给药;重症感染者一日剂量可增至12g。一日最高剂量为14g。腹腔、胸腔、关节腔注射一次0.5g。鞘内注射脑膜炎患者,一次0.02g。直肠给药本药栓剂,一次1枚,一日1次。肾功能不全时剂量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者,给药间隔时间应延长至6-12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者,给药间隔时间应延长至12小时。
禁忌:尚不明确。
2、硫酸多粘菌素B
功效主治:耐氨基糖苷类、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菌以及绿脓假单胞菌或其它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烧伤后感染等。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滴注:成人和儿童,每日1.5mg~2.5mg/kg,2~3次/日。肌内注射:成人和儿童,每日2mg~3mg/kg,4~6次/日。
禁忌:妊娠B类。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小儿、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3、锋克松(两性霉素B脂质体)
功效主治:本品适用于诊断明确的敏感真菌所致的深部真菌感染,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用法用量:本品推荐临床用法为起始剂量0.1mg/kg/日。用注射用水稀释溶解并振荡摇匀后加至5%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滴速不得超过30滴/分,观察有无不适,前二小时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一次。如无毒副作反应,第二日开始增加0.25-0.50mg/kg/日,剂量逐日递增至维持剂量:1-3 mg/kg/日。输液浓度已不大于0.15mg/ml为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大剂量1mg/kg给药前可考虑合并用地塞米松,以减少局部反应,但应注意皮质激素有引起感染扩散的可能。疗程视病种病情而定。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两性霉素B。
禁忌:对本品过敏及严重肝病的患者禁用。
偏方1:清营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生地、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公英、丹参、紫花地丁、丹皮、赤芍。
偏方2:生脉散合济生解毒汤加减。药用人参、五味子、麦冬、金银花、连翘、当归、赤芍、玄参,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花、黄芩。
偏方3:清骨散加减。药用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生甘草。
偏方4:六味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熟地黄、赤芍、丹皮、川芎、桃仁、红花、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当归、地龙。
1、遵医嘱准确、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有条件时可在试管内测定患者血清中抗生素的最小杀菌浓度,一般在给药后1h抽取,然后按照杀菌药的血清稀释水平至少1:8时测定的最小杀菌浓度给予抗生素。疗程亦要足够长,力求治愈,一般为4~6周。
2、采取有效降温措施: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退热药。做好患者皮肤护理,即时更换潮湿衣物,更换期间注意保暖。
3、动态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记录采取降温措施后的体温变化情况。
4、因血培养阳性具有诊断价值:为了提高血培养养阳性准确率,需短时间内多次抽血,每采血量10~15ml,由于人们对血液的珍惜,势必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所以需针对患者顾虑耐心讲解,使患者明白多次采血的目的及意义,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5、嘱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病房温度和湿度,并保持安静。
6、多摄取清淡、高蛋白、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来维持足够的营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鼓励患者多饮水,如患者有心力衰竭的征象,应低钠饮食,限制水分。
7、高热患者舌苔较厚,口唇常干裂,口腔有异味,从而影响食欲,除做好口腔护理以外,还可建议患者饭前多漱口。可根据需要选择漱口液,贫血患者在补充铁剂时注意药物与饮食的合理性。
8、对尚未明确诊断者做好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