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类型 >> 禁忌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事项
2018-01-11阅读:990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2.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其他注意事项
二、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简介
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

1.1、忌高蛋白质食物。

1.2、忌产气食物。

1.3、忌豆类食物及豆制品。

1.4、忌食用含粗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

1.5、忌含糖食物。

忌吃食物:

精瘦肉:鸡蛋属于高蛋白质食物。因为患腹泻的宝宝肠道腐败作用很强,高蛋白质的摄入会加剧腹泻。鸡汤等荤汤,肉、鱼、虾也要尽量避免食用。

牛奶:牛奶是产气食物,进食以后会导致肠道内胀气,使肠蠕动增强腹泻加剧,故不宜食用。牛奶、酸奶之类的食品都要尽量减少食用。

青豆:青豆因富含粗糙纤维及丰富的蛋白质,会引起宝宝肠道蠕动增强而致胀气,并加剧腹泻。蚕豆、黄豆、绿豆、豆芽、豆腐、粉丝也少吃为好。

轮状病毒性肠炎不能吃什么,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注意事项

饮食适宜:

1.1、宜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1.2、宜吃止泻的食物。

1.3、宜少吃多餐。

宜吃食物:

胡萝卜泥:胡萝卜泥具有止泻作用,能够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碎,加水煮烂或者蒸烂,然后取出胡萝卜,用调羹捣成糊状,然后掺入少量煮胡萝卜的水即可。

精肉:熟藕性温味甘,有益胃健脾、养血补益、止泻功能。适合轮状病毒性肠炎食用。取藕粉适量,置水中溶解,1份藕粉加5份水,加红糖少许,文火煮成糊状,平均每日食2~3次。

熟苹果:苹果为碱性食物,内含果胶与鞣酸,具有收敛止泻之效。取苹果1只,连皮 带核切成小块,置温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平均每日2~3次,平均每次30~50克。

2、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其他注意事项

2.1、注意卫生

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医院要严格做好婴儿区及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

2.2、接种疫苗预防

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但由于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获得免疫维持时间较短,轮状病毒又有A、B、C、D 4个亚型,相互没有交叉免疫,疫苗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所以疫苗需要每一年到一年半接种一次,保护率可达75%至70%3、注意饮食质量。

轮状病毒性肠炎不能吃什么,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注意事项

多喂母乳,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护作用,且营养丰富。因此提倡母乳喂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母乳不足或采取混合喂养时,不宜过多或过早地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2.4、按时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时,每次只能增加一种,逐渐增加。一般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添加维生素C及D,2~3个月加菜汤、奶糕或米糊,4~6个月添加蛋黄、肉末及碎菜。

2.5、避免不良刺激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2.6、秋冬注意保暖

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天气干燥要多喂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经常进行温水浴。从冰箱取出的东西要加热后才食用。

2.7、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

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轮状病毒性肠炎不能吃什么,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注意事项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简介

轮状病毒肠炎(rotavirus entcritis)(渗透性或吸收障碍性腹泻)指由轮状病毒(votavirus,RV)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多发于秋冬季。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高发人群:婴幼儿。

危害:少数并发肠套叠、胃肠出血、过敏性紫癜、Reye综合征、脑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ALT(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