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适宜:
1.1、宜吃高蛋白的食物。
1.2、宜吃寒凉的食物。
1.3、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宜吃食物:
精瘦肉: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卵磷脂,对感染性疾病都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2-3个,炒食。
鱼肉:蛋白质含量高,钙质也比较丰富,适合本病患者长期食用,能够改善体质,甲亢对抗钩体的感染。250g左右,水煮鱼或者,白水鱼均可。
苦瓜:性味寒凉,对于本病属于发热性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250-300g,可与五花猪肉一起服用。
饮食禁忌:
1.1、忌吃上火性的食物。
1.2、忌吃温热性的食物。
忌吃食物:
花椒:属于辛辣性的食物之一,且具有麻味感,不利于本病的恢复,本病常常合并有发热的特性。尽量避免食用。
荔枝:性味温热,属于上火性的食物,不适宜本病患者服用。容易造成发热加重。可换用性味平淡的水果,如梨子。
2.1、消灭动物宿主重点在灭鼠,结合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灭鼠工作。可采用磷化锌、普罗米立特或安妥等毒剂,将毒剂与谷粒、瓜菜等混合成饵,投放在鼠类出没的场所。在田间作物成熟前,鼠类的食物较缺,野鼠觅食活动频繁,毒灭鼠效较好。每次毒鼠时间应不少于两个晚上。对其它宿主动物要进行调查,对受感染并排泄病原体的家畜,特别是猪、牛、羊等要给予隔离和治疗,并加强对饲养场所及排泄物的管理。
2.2、疫水的消毒及管理方面应对流行区的水稻田、池塘、沟溪、积水坑及准备开发的荒地进行调查摸底,因地制宜地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对疫源地进行改造。在收割谷物前排干稻田中的积水,以减少劳动时接触疫水的机会;并使塘水尽量曝露,利用太阳照射杀灭部份钩端螺旋体;对污染的水源或积水,可用漂白粉或其它有效药物进行喷撒消毒。结合施农药和施肥,用草木灰、石灰氮、生石灰或土农药消灭病原体。
2.3、个人防护加强卫生宣传,提高群众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避免与可能受染的污水接触。在进行与疫水接触的劳动时,尽量穿着长袖衣、长裤,并扎好袖口裤口,防止皮肤损破,减少感染机会。劳动中如有皮肤割损受伤时,应立即进行伤口清洁消毒。
2.4、对确诊的病人或在流行区中疑似患者应集中治疗,注意隔离、消毒,同时作好疫情报告工作,在流行区开展综合的防治措施以控制流行。
2.5、凡确诊或疑诊钩端螺旋体病者均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搬动病人,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其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
高发人群:与传染源有接触的人群。
危害: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种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与肝、肾衰竭为常见致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