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包括向患者解释以消除顾虑。患者常能自己控制嗳气,对这样的患者应给予指导。反复人为的嗳气是无益的,甚至可加剧病情。某些顽固患者对生物反馈类治疗精神疗法可能有效。
对有关精神症状的治疗可采用减轻精神压力的措施。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给以简单的解释和消除顾虑即可缓解症状。
膳食调整包括避免吃硬糖或嚼口香糖。进食要慢,勿大口吞,避免喝汽水。戒掉吞气的坏习惯。
腹胀严重时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西沙必利或中成药四磨汤等促进吞入气体的排出。
临床表现是反复嗳气,常伴有腹胀,腹部不适感。餐后早期发胀和压迫感常较突出,嗳气更加频繁。在X线摄片上见胃底有大量气体,称为胃泡综合征。透视下可观察到吞咽的空气。吞咽空气所致的急性胃扩张,偶可产生酷似心绞痛的剧烈疼痛,称为胃心综合征。
偏方一、推脚上的膈区,点按耳朵上的膈区,每天3次,每次各15下。
偏方二、再点按天突穴和翳风穴,每穴点按10下。
偏方三、按内关穴36下。
偏方四、揉腹部的胃反射区,顺100下,逆100下。
偏方五、在天突到耻骨这个区域,用两手掌从上到下梳理9次。
偏方六、点完耳中之后,您还可以去点按孩子喉咙下的天突穴和耳后的翳风穴,每个穴位点按10下,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偏方七、把手心搓热,按住腹部的胃部反射区,轻轻揉动,顺100下、逆100下。
无论多有效的偏方也不能预防吞气症的发生,因此小孩的吞气症重在预防,父母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注意,比如在啼哭的时候不要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姿势等。以上偏方在使用时注意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要是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觉。
吞气症好发于性情急躁的孩子,喂奶前应给予精神上的抚慰,使其情绪稳定,不要在孩子哭闹、情绪激动时喂奶。
注意定时给孩子喂奶,饮食有规律,不要让孩子饿得太久。
母亲应检查自己的乳头,发现有异常,应及时纠正,为以后哺乳做好准备。
要注意喂奶的方法与姿势,人工喂养时,让奶嘴充满乳汁。母乳喂养时,母亲不宜取卧位,而要采取立位或坐位。
每次喂奶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哺乳后应将小宝宝竖直抱起,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拍其背部,使吞入的空气迅速排出,然后把宝宝放在床上,取右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