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类型 >> 禁忌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注意事项
2018-03-06阅读:1012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房室传导阻滞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 房室传导阻滞的饮食注意事项
2. 房室传导阻滞的其他注意事项
二、房室传导阻滞的简介
三、房室传导阻滞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房室传导阻滞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房室传导阻滞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适宜原则:

1.1、常饮柠檬汁。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干燥。

1.2、饮食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如核桃,杏仁等。

饮食适宜:

1.1、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含量丰富的食物;1.2、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3、饮食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

宜吃食物:

1.1、核桃:核桃中所含的油脂绝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适当吃一些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益无害。既可以每天单独吃1—2个,也可以放在粥内或添加到其他食物中食用。

1.2、豆腐:能够降低LDL(坏)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每天早晨食用。

1.3、水果: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这种物质能够防治心脏的动脉硬化以及减少(坏)胆固醇LDL在血液中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心脏发病的危险性。每天一个。两餐之间服用。

房室传导阻滞不能吃什么,房室传导阻滞的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原则:

1、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保持标准体重。

2、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的摄入,宜低盐饮食,蛋白质的摄入不要过量。

3、禁止吸烟和饮酒,禁止饮浓茶和浓咖啡,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能引起腹部胀气的食物如生萝卜,圆白菜,韭菜,洋葱等。

4、避免寒冷刺激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宜右侧卧位,不宜晚睡。

饮食禁忌:

1.1、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保持标准体重;

1.2、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1.3、宜低盐饮食,蛋白质的摄入不要过量;

1.4、禁止吸烟和饮酒,禁止饮浓茶和浓咖啡;

1.5、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1.6、少食能引起腹部胀气的食物。

忌吃食物:

1.1、萝卜:能引起腹部胀气,多吃容易导致心脏不适。萝卜不可以同橘子一起吃。

1.2、盐制蔬菜:钠盐摄入过多,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同时,钠盐还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如果食入钠盐过量,体内水分储留,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咸菜,榨菜,酱豆腐等过咸的食品以少吃,不吃为佳。

1.3、酱菜:能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担。辣椒,芥末也少吃为好。

房室传导阻滞不能吃什么,房室传导阻滞的注意事项

2、房室传导阻滞的其他注意事项

2.1、适当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和劳累。

2.2、Ⅰ度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如心率在50次/分以上,又无症状时可不需处理。

2.3、如为洋地黄等药物引起者,则应立即停药。

2.4、如病人因心率低于40次/分以下而突然出现抽搐、昏迷时,应速送医院进行抢救。

房室传导阻滞的简介

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不能吃什么,房室传导阻滞的注意事项

房室传导阻滞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高发人群:老年人。

危害:本病常作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预激综合征等都可以引起本病。本病所起的并发症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则非常危险,如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并发室颤,患者发生室颤前心电图常有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另外患者大多有乏力、心悸、胸闷、恐慌、烦躁不安的症状。故对这类病人临床上应先做好抢救的准备。室颤的抢救应分秒必争,室颤常有先兆,室性心动过速是其前奏,发现后立即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