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药物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一旦作出诊断,应尽早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手法牵引的具体方法为:由母亲将患儿平卧于膝上,使患儿颈部后伸,母亲用左手轻轻按住患儿胸廓,右手握住头颈部,将患儿脸部尽量旋向患侧,枕部旋向健侧肩峰,操作过程中手法应轻柔,使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得到较大的牵伸。患儿卧床时,取仰卧位,用小砂袋固定头部于脸面部向患侧,枕部向健侧位。
2、手术治疗
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为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在锁骨上作横切口,显露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附着点上方分别予以切断,并松解周围筋膜组织,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颈动、静脉和神经。
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对于颈部包块明显者,可对胸锁乳突肌之肿块段予以切除。
胸锁乳突肌全切除术:对于青少年患者,若整个胸锁乳突肌瘢痕化,可将之整段切除。
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即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切断、胸骨头行“Z”形延长。
3、中医治疗
取穴:
主穴:天容、容后、天窗、臂臑。
配穴:阳白、合谷。
容后穴位置:下颌角后方,耳垂后凹陷直下1.5寸处。
治法:
每次取颈肌痉挛较突出之同侧颈部主穴一个和双侧臂臑穴,另酌取配穴一个(同侧)。颈部主穴和配穴,针刺入得气后,略作提插捻转,接通电针仪。其中,颈部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具体要求如下:天容穴,直刺5~8分,电针时头向针刺侧转动并有同侧耸肩运动;容后:直刺0.5~1寸,电针时头向针侧转动;天窗:直刺5分或向上斜刺1寸,电针时针侧有仰头及耸肩动作。
臂臑穴,向内下方斜刺1.5寸,待有酸胀等得气感后,作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1分钟,留针,不接电针。通电或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停针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尚不明确。
1、护理
非手术治疗方法虽然简单,但必须每天坚持不问断方能奏效,因此应使患儿家长或保育人员充分了解其重要意义并掌握具体方法,坚持不懈治疗。手法扳正是尽量牵伸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具体方法:将患儿头扳至畸形的相反方向,即头偏向健康一侧,直到耳廓触及健侧肩部,然后旋转头部,尽量使患儿颏部转向患侧,对准患侧肩部,此时按摩肿块15S。如此反复15次,每日做4~6遍。
2、饮食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少食加工食品。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