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吃太烫或太硬的食物,也不要饮烈性酒,不要吸烟,不要吃辛辣食物,不宜食荤腥食品,不要吃粗糙食物,如韭菜、芹菜、硬米饭等。
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拔牙前后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检查:
牙齿感染症状为疼痛如局限于某个牙齿并是由甜或冷引起,常为龋已接近含有神经的牙髓而致。这样的痛常很快地消失。患者应避免引起疼痛的刺激,用较温和的镇痛剂,并应尽快就诊。临床表现是拔牙后2~3天开始自发疼痛,并向耳源部或前牙放射,医生检查时发现拔牙窝内血凝块脱落,骨壁暴露,并呈灰白色,探针碰到骨壁时十分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持续半个月或更长。
诊断:
1、拔牙3~4天后出现剧烈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疼痛持续可长达十余日。
2、拔牙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坏死的残留血凝块,如用棉球蘸取内容物嗅之有恶臭。
3、拔牙窝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
4、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
治疗:
干槽症与口腔手术后感染有关,一旦发生干槽症,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齿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治疗方法是在阻滞麻醉下,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牙槽窝内放入碘仿纱条。防止碘仿纱条脱落,还可将牙龈缝合固定一针。1~2周可愈合,8~10天后可取出碘仿纱条,此时牙槽窝骨壁上已有一层肉芽组织覆盖,并可逐渐愈合。
并发牙龈炎等疾病。主要症状是在拔牙后3--4天,感觉局部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且牵涉到耳颞部痛。局部牙槽窝内凝血块呈暗灰色,坏死组织逐渐脱落,使牙槽骨暴露。拔牙创口周围牙龈红肿,牙槽骨壁表面骨质坏死,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口有臭味。局部淋巴结肿大,压迫时疼痛,张口受限、低热、伴全身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