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羟萘酸噻嘧啶片
用法用量:
1.1、蛔虫病,每日10mg/kg(一般为500mg),睡前一次顿服,连服2天。
1.2、钩虫病,剂量同上,连服3天。
1.3、蛲虫病,每日5~10mg/kg,连服3天。4.鞭虫病,每日2次,每次6mg/kg,连服2天。
化学成分:双羟萘酸噻嘧啶
不良反应:治疗剂量内付反应很轻,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少数患者有头痛、眩晕、嗜睡、皮疹等。偶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
禁忌:对本药有过敏者。
2、安乐士(甲苯咪唑片)
用法用量:
2.1、治疗蛔虫病、蛲虫病可采用400mg顿服。
2.2、治疗鞭虫病、钩虫病、粪类园线虫病时,一次200mg,每日2次,连服3天。第1疗程未完全治愈者,3~4周后可服用第2疗程。
2.3、治疗绦虫病,1次300mg,每日2次,连服3天。
化学成分:甲苯咪唑
不良反应:因本药在肠道内吸收甚少,因此在治疗剂量内不良反应较少。有时可有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及头痛,偶有乏力、皮疹。
禁忌症:已知对此药过敏者。
3、复方甲苯咪唑片
用法用量:口服
3.1、驱蛲虫:1片顿服,用药2周和4周后,各重复用药1次。
3.2、驱蛔虫2片顿服。
3.3、驱鞭虫、钩虫或蛔虫、鞭虫、钩虫混合感染:一次1片,一日2次,连服3日。
3.4、4岁以下者用量减半。
化学成分:甲苯咪唑。化学名:二苯酮胍甲酯。
不良反应:因吸收少、排泄快,故不良反应少,极少数病人有胃肠刺激症状,如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尚可出现乏力、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全身性脱毛症。均可自行恢复正常。
禁忌:本药在动物实验中见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未满2岁的幼儿禁用。
方一、
药物组成:乌梅15克。
用法:乌梅加水250毫升,煎煮取液60毫升,早饭前空腹服用,二煎在午饭前服,每日一剂,5日为1个疗程。
方二、
药物组成:鹤虱9克,雷丸9克,炒川楝子9克,槟榔9克,苦参9克,炒枳实9克,木香3克。
用法:水煎,晨起、睡前分2次空腹服,每日一剂。9岁以下用量减半,5日为1个疗程。
方三、
药物组成:榧子仁15—20克,使君子仁15—20粒。10岁以下按年龄计算每岁1粒,10岁以上每次服用15—20粒。
用法:每日口服3次,服药3—6日。
1、在饮食上,不吃不洁生蔬菜,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2、在易受感染的环境中劳动时,避免赤手裸足操作;此外,在皮肤上涂布防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