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禁忌:
1.1、忌吃黏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
1.2、忌吃高脂肪及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
1.3、忌吃以下食物:糯米,牛肉,狗肉,羊肉,羊髓,鸡肉,鸡蛋,鲫鱼,鳗鱼,杨梅,胡椒,肉桂,炒米,薄荷等。
饮食适宜:
1.1、饮食宜选择清淡而易于消化的流汁或半流汁,以补充人体消耗的水分,如汤汁,饮料,稀粥之类。
1.2、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食品。
1.3、宜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瓜果。
1.4、宜吃以下食物:梨子,橘子,李子,柑,香蕉,椰子浆,甘蔗,西瓜,番茄,黄瓜,萝卜,冬瓜,金银花等等。
2.1、禁食病畜肉及乳品。
2.2、与牲畜或畜产品接触密切者,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眼罩、手套,穿防护衣。
2.3、皮肤有伤口者,应暂时避免接触家畜。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引起传染一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疾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出汗异常、头痛、神经痛、腹泻、关节疼痛等。布病不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
高发人群:动物密切接触的牧区多发。
危害:
1、对人类的危害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出现多种多样临床症状和体征,但缺乏特异性。病情差异很大,轻症只能靠细菌学和免疫学方法确诊。病人一般都有发热、多汗、疲乏无力、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头痛、神经痛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等症状,大都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俗称“懒汉病”,布鲁氏菌病对人类生殖系统损害,在男性,通常主要表现为为翠丸炎或附攀炎,女性主要为卵巢炎、输卵管炎或子宫内膜炎,极易导致不孕或发生流产。
人类布鲁氏菌病可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隐性感染。急性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炎、辜丸炎等;慢性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盗汗、头痛、肌痛及关节痛为多,还可有疲乏、长期低热、畏寒喜暖、胃肠道症状、慢性关节炎、睾丸炎等;隐性感染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检出布氏杆菌血清抗体。
2、对养殖业的危害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和毛皮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在动物界,主要感染母畜。常见的牛、羊、猪,还有狗、猫、狐、貂、水貂等均可感染。患病畜和带菌畜及自然疫源地是本病的传染源,受感染的妊娠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来源,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随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大量布鲁氏菌,流产或分娩后在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也会有布氏杆菌。感染本病的公畜可从精液中排菌。本病可造成母畜空怀率高、流产、产后不孕和死胎,并发生乳房炎。公畜可发生睾丸炎、关节炎等,从而失去种用价值。发生布病的养殖场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