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能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分为胶囊和口服剂两种,一天服用两次,儿童减半。
十滴水,适用于夏时中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患者,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烈日下劳作、旅行时,凡有烦热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热。儿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儿生痱子。
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鲜竹叶方
【原料】鲜竹叶10克,鲜薄荷叶2克,绿茶5克。
【制法】将鲜竹叶、鲜薄荷叶、绿茶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用量随意。
【主治】中暑。
新鲜薄荷方
【原料】新鲜薄荷30克,大米60克,冰糖20克。
【制法】先将薄荷加水煎汤,待其冷却,再用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冰糖、薄荷汤,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两次。
【主治】中暑。
苦瓜方
【原料】苦瓜1个,绿茶适量。
【制法】将苦瓜上端切开,去瓤,装入绿茶,把苦瓜挂予通风处阴于。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服10克,以沸水冲沏,代茶频饮。
【用法】每日一次。
【主治】中暑发热、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症。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服防暑降温剂,补充淡盐水,清凉饮料即可恢复。
中暑出现痉挛者,监测电解质,纠低钠、低氯,控制痉挛。
中暑出现高热者,行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各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物理降温后体温持续上升达40度以上,可床下置冰块,脱衣,冰擦四肢、躯干至皮肤发红,人动脉血管丰富处置冰袋,必要时行冰水灌肠。
重症中暑病人,立即行物理降温,头置冰帽,酒精擦浴,电风扇控制室温至此22—25度左右。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纠止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预防休克及肺水肿发生。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应配合医生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外,还应重点记录病人的出入水量,随时测量病人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