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霉素
对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如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增强其疗效。经链霉素治疗可使结核病灶纤维化。若病变位于泌尿系排泄系统,如输尿管等处,则易造成局部纤维化收缩,形成梗阻,应予注意。注射链霉素后可出现口周麻木,如不严重可继续应用,常在使用中逐渐消失。主要的副作用是对第八对脑神经前庭支的影响,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严重者应及时停药。少数病例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不宜使用。
1.2、异烟肼
对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服用异烟肼后迅速吸收渗入组织,对纤维化及干酪化病变亦易渗入透过,对结核病灶有促进血管再生,能促使抗结核药物更易进入病灶。其主要副作用为精神兴奋和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认为与维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干扰吡哆醇代谢有关,因此服异烟肼时应加服维生素B6,可防止副作用的发生。服药时血清转氨酶可升高,造成肝脏损害。
1.3、利福平
为半合成的口服广谱抗生素,对细胞内外旺盛生长的结核杆菌有强力杀灭作用,比链霉素,对氨柳酸,乙胺丁醇的作用更强,对耐药的结核杆菌亦有效。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抗药性,同异烟肼或乙胺丁醇合用可相互增强作用。副作用很少,偶有消化道反应及皮疹。近年来发现少数病例有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1.4、卡那霉素
系广谱抗生素,对结核杆菌主要是抑菌作用。口服不为胃肠道所吸收,一般肌肉注射。对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柳酸耐药的结核杆菌应用卡那霉素仍有抑制作用。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与链霉素之间有单向交叉耐药性,即耐链霉素的菌株可以对卡那霉素敏感,而耐卡那霉素的菌株对链霉素却不敏感。因此,只能在不可用链霉素或结核杆菌已耐药时方可考虑应用。其毒性反应主要是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可致永久性耳聋,也可使细胞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对肾脏有轻度损害,尿中可出现管型蛋白等。
1、组成:紫皮蒜若干。用法:第一疗程10天,每天3次,每次25克,第二疗程20天,每天3次,每次20 克,第三疗程30天,每天3次,每次15克,第四疗程12个月,维持量每天2次,每次10克,均在吃饭时服。若改用白皮蒜,用量均加倍。
2、组成:鲜马齿苋1500克、黄酒1250毫升。用法:鲜马齿苑洗净捣烂,放人黄酒浸3~4天,纱布滤取汁,贮于瓷<BR>瓶,每天饭前饮15~20毫升。
3、组成:绿茶1克、十大功劳叶10克。用法:十大功劳叶(可连枝)干品用冷开水快速洗净,加茶叶,用刚沸之开水冲泡大半杯,加盖,10分钟可饮。饮之将尽,略留余汁,再泡再饮,直至冲淡弃渣。
4、猪腰子一个、50克黑小豆、50克中药杜仲用法:首先将杜仲用盐炒黄,将猪腰子切开后去掉臊腺,然后将炒黄的杜仲把猪腰子和黑豆包在里边,再用火烤熟。待其烤熟后去掉杜仲,吃掉其中的猪腰和黑豆即可,最好是在一天内吃完,此方同时可使用各种肾病,无副作用。
1、高蛋白质(蛋白质食品)饮食
以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腐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并多选用牛奶及奶制品,因牛奶中酪蛋白和钙含量丰富,能促进结核病灶钙(钙食品)化,有利于机体恢复。
2、适量脂肪
结核病人常会厌食,食欲不佳,故烹制饮食时,应以少油(油食品)饮食为宜,如米粉、麦片、红豆、绿豆、鱼类、蜂蜜(蜂蜜食品)等。
3、补充含钙、铁丰富的食物
钙可促进结核病灶的钙化愈合,故应常吃牛奶、奶渣、虾皮、豆腐、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的食品。若结核病患者有咯血时,应增加含铁(铁食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绿色蔬菜(蔬菜食品)等。
4、糖类供给量
按正常生理需要量即可。但结核病患者病情加剧时,每日可给予糖类20~35克左右,以尽可能满足机体需要量。
5、饮食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维生素对结核病患者有促进康复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常见的有:胡萝卜、蛋类、花生、燕麦等。B族维生素可提高体内各代谢过程,增进食欲,如动物肝脏、谷类(谷类食品)及绿叶蔬菜。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如鱼肝油、菠菜、大豆、植物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