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啶醇,有效率60%~90%。每天1~2次,观察3天~7天若副效果不明显则增加剂量。在加量过程中应根据治疗效果和副反应调整剂量。药物主要有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
泰必利,有效率76%~87%,其特点是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少,适用于7岁以上患者。每日2~3次。常见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昏、胃肠道不适、兴奋、失眠等。
可乐定,可改善抽动症状,有效率50%~86%。该药还可改善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对合并ADHD,或因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ADHD而诱发抽动症状者首选此药。目前国内主要为透皮贴剂。副作用有嗜睡、低血压、头昏、口干等。
利培酮,已有报道证实利培酮治疗本病有效。药物主要有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
偏方1
猪脑鸡蛋200g清蒸食用。含有丰富的饱和性脂肪酸以及不饱和性脂肪酸,同时还含有营养神经作用的DHA,可降低神经抽搐发生的几率。
偏方2
核桃50毫升,调味或者炒菜食用。含有丰富的DHA以及不饱和性的脂肪酸,对神经组织具有很强的营养性的作用,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偏方3
山楂150g直接食用。含有丰富的果酸以及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同时对神经以及血管都具有很好的营养性作用。
常生活中按照以上食物疗法坚持,可以大大降低发生的概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视为原因不明、罕见、可自愈性疾病。然而近30余年来,对抽动障碍的认识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遍认为抽动障碍非常多见是一种由遗传缺陷和不良环境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障碍由于本专业自身基础理论发展较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尚待研究。
饮食方面的护理:避免水杨酸、酪氨酸、重金属等含量多的食物,防止孩子的食欲下降,神经系统受损。主要选易消化、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给孩子喂养,以免造成营养障碍。
心理护理:在一定的情况下多与孩子沟通,开导孩子因一些事物而引起的负面情绪,让其与身边的孩子多多沟通玩耍。多给予鼓励,让孩子建立一定的自信心,让其在温馨家庭环境忘却自己患有的疾病。
行为护理:尽量不让让孩子接触任何威胁物品,并且控制孩子对于电脑、电视等电子类产品的使用时间,严禁过度使用。
兴趣爱好:避免孩子有高强度运动或玩耍,多培养画画、看书等柔和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