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手术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主要方法是内镜下行各种摘除法。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而分别采用:
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高频电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
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目前很少应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
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激光气化法和微波透热法,适于无需留组织学标本者。
黏膜剥离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长蒂大息肉,难以悬于肠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肠壁电凝切除法。
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颗以上息肉患者无法一次切除者。
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将息肉稀疏区以手术切除,这样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维持大肠正常功能。
枝莲,山豆根,诃子,苡仁,白花蛇舌草,黄芪,白术,水煎服。
如腹痛加延胡索,橘核,茴香;腹泻加黄连,马齿苋;便血加地榆,槐角,炒荆芥;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怀山药、麦芽、山楂,鸡内金(研末服)。
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生地榆,白花蛇舌草,桃仁,石见穿,黄药子,炙甘草,干蟾皮粉(冲服),水煎服。
乌梅(去核,炒成炭),僵蚕(微妙),蜂蜜,做成蜜丸,每丸重。
大肠息肉患者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者,可疑存在肠道特殊疾病患者,进入相应临床路径。
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基础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退出本路径。
息肉不符合内镜治疗指征,或大肠息肉患者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出院或转外科,进入结肠肿瘤外科治疗住院流程。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合并症,如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肠道穿孔或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等,大肠息肉的护理必要时转外科手术,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合并感染,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进入肠道感染住院流程。
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大于5枚以上,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1cm);或侧向生长型息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