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谚语说“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吃得过饱时,会使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那么饮食过饱有什么坏处?控制饮食又有什么好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吃得过饱,精神恍惚,昏昏沉沉,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吃得过饱,肠胃负担过重,血液都去支持肠胃了,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得不到足够的能量维持正常运转,所以才会出现精神恍惚等症状。
由于血液被消化系统大量占用,人体内的血液量对整体运转来讲就不能平均分配了,分配在大脑中的血液相对减少,导致思维能力降低。
当然,并不是空腹大脑就能保持清醒。如果营养不良或不能保持营养平衡,思维能力也会下降。因此,吃得太少也是不可取的。
饮食过饱的坏处
1、诱发胃病
常常饱食,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满胃部,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人的消化系统这部机器应有的休养。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3天就要修复一次,一日三餐之外还常吃夜宵,就使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容易产生胃糜烂、胃溃疡,从而诱发胃癌。
2、易得“富贵病”
现代人常患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富贵病”,根本的原因皆为贪吃惹出来的。
3、易造成骨质疏松
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多少,又与平时饮食量成正比。长期饱食就会使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患骨质疏松的机会明显增加。
4、导致大脑早衰
这是因为吃饱后,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会增加,将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使脑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有关学者证实,吃得太饱,会让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急剧增加,而这种物质,又被证实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则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
控制饮食的好处
1、减少疾病的发生
有节制的饮食,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比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很多人的肥胖都和饮食不节有很大的关系,肥胖者大多数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吃得很多,直到吃撑了为止,因此,肥胖也就越来越严重。减肥的第一条件就是控制饮食,只要有节制的饮食,体重很快就会有明显降低。
2、能够降低血压
根据日本的一项医学研究,只要高血压患者注意节制饮食,就可以有效控制血压的升高。像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也基本上都是因为饮食不节造成的。因此,想要预防疾病就要从节制饮食开始。
3、可以延年益寿
很多长寿老人的饮食都是七八分饱,从来不会让自己吃到饱胀的程度。根据科学研究,如果人们不患病或者没有意外伤害的话,大约可以活到110岁;假如人们控制热量的摄入,则可能会活到170岁。这个研究表明,控制饮食的摄入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延年益寿的好办法。如果可以,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节制饮食的好习惯,老年时期得病的机会就会减少很多。
知道饮食过饱的坏处和控制饮食的好处了吧,所以,要使大脑正常工作,吃八分饱是最佳状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