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利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胆囊切除,胆囊切除术后
2017-03-09阅读:1040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怎么治疗
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产生的病因
三、胆囊切除术后的注意事项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怎么治疗

1、非手术疗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治疗方法:一般疗法包括饮食疗法、输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抗生素、解痉止痛剂、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等。中医中药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对胆囊、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胰腺炎、胆道蛔虫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胁痛、苍白、脉弦、肝气淤滞者柴胡疏肝散加味;胁痛、发冷发热、口苦咽干、黄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湿热内蕴者,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治之。

直刺用以止痛、调节胆道功能。

2、手术疗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怎么治疗

手术方法: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有胆囊或胆囊管遗留过长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管切除术。

胆管结石者应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清除结石及各种胆肠吻合术或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等。

胆管狭窄者可行胆总管成型修复术,或胆道消化道重建术。如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Longmire手术等。

症状严重的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溃疡病等也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3、什么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系指胆囊切除术后的部分患者仍有右上腹绞痛、饱胀不适和腹泻等症状。在胆囊切除的患者中,20%~40%在术后原有症状继续存在,或2~3个月后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综合征,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包括许多胆道和非胆道疾病,其中很多疾病与胆囊切除术本身无关。PCS的治疗原则应是消除病因,单纯的对症处理常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导致PCS的病因较多,因此采取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症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引起症状的原因。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产生的病因

1、术前症状继续存在

诊断错误或不全面:胆囊异常的标准不正确、吞气症、易激惹结肠、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溃疡、冠状动脉疾病、肋间神经炎。复发性胆石。肝内结石。邻近器官的病变:胰腺炎、Oddi括约肌狭窄、狭窄性胆总管炎或胆管炎、肝病(肝硬化)、肿瘤被忽视。

2、胆囊切除术本身引起的症状

手术操作失败:遗留了肝内或肝外胆管结石、肿瘤被忽视。

手术操作失误:损伤胆管。即刻: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脓肿、瘘管;迟发:狭窄、胆囊管残余。术后粘连。

生理紊乱:摘除了有功能的胆囊、Oddi括约肌运动障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怎么治疗

3、其他精神性因素等。

一般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限于胆道手术后继续存在或新近发生的肝外胆管解剖与生理方面的紊乱。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90%~95%的患者可治愈,但少数患者的症状可继续存在或复发,也有一些患者出现新的症状,与术前的主诉不一致,可见这些情况并非都是胆囊切除所致。

胆囊切除术后的注意事项

1、饮食指导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手术后近期,尽量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如果因口感需要可适当用一些橄榄油来烹制食品。要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如瘦肉、水产品、豆制品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并且要做到少量多餐,以适应胆囊切除术后的生理改变。

2、恢复正常饮食,宜保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的膳食结构,忌食脑、肝、肾、鱼及油炸食物,更应忌食肥肉、忌饮酒、以免影响肝脏功能,或造成胆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怎么治疗

3、注意心理卫生,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影响胆管代偿功能的恢复。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忌长时间坐卧、活动过少,以利肌体功能的恢复。术后两三个月内,可以进行像散步这样的活动,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