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利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黄疸,新生儿黄疸
2017-09-21阅读:1017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三、黄疸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1、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1.1、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1.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1.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

2、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

2.1、生理性黄疸。

2.1.1、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2.1.2、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2.1.3、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2.2、病理性黄疸。

2.2.1、黄疸程度,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染。

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2.2.3、黄疸颜色,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桔黄或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2.2.4、伴随表现,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

3、新生儿黄疸的检查

3.1、胆红素检测。

3.2、其他辅助检查。

3.2.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3.2.2、血型 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

3.2.3、红细胞脆性试验。

3.2.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3.2.5、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1、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溶血、重症感染、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2、对病理性黄疸进行病因分析,通过对新生儿黄疸及早进行相关的检查和临床观察,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及早发现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可有效地减少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3、早期新生儿轻度黄疸不会有严重后果,但重度黄疸在早期新生儿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

因此应该对黄疸患儿早期进行胆红素水平动态监测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黄疸的治疗方法

1、如考虑黄疸系溶血所致,则应积极消除引起溶血的病因。溶血严重者可适当输血治疗。

2、若黄疸系肝细胞变性、坏死所致者,应积极进行护肝治疗,但由于多种护肝药的疗效并不确切,故只需选用1~2种,而不应使用过多的护肝药,否则还会加重肝脏的生理负担;如系中毒性肝炎所致,则可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以加速肝细胞的解毒功能。某些中药如苦参或苦黄等药物均有消炎、利胆及降黄作用,可酌情使用。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3、如已明确肝外梗阻性黄疸系因胆道结石所致,则应及时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如系癌性梗阻或胆管外新生物压迫所致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治疗适应证时,为减轻症状,可行十二指肠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或经十二指肠乳头放置引流管、或经皮肝内扩张胆管穿刺置入导管引流胆汁术。

4、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除可应用强地松或强地松龙或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外,如疗效不理想,还可选用或加用。

上一篇:胆固醇,脂肪 下一篇:高血压,胆固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