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利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胆囊病变,胆囊息肉
2017-09-18阅读:1004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二、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
三、胆囊息肉会致癌吗

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1、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不一定。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良性非胆固醇性PLG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与胆囊炎症相伴,多数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因此,一经查获宜及时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性质。

2、胆囊息肉发病率逐渐增高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饮食规律紊乱等因素,而且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食品添加剂泛滥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3、胆囊息肉具有隐蔽攻击性

强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无须治疗,而当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给患者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

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

胆囊息肉的发病,因于情志失调(压抑、抑郁、易怒)饮食所伤(过量饮食肥甘厚腻、过量饮酒)劳逸过度(劳累、劳神过度、安逸过度)感觉外邪(暑湿、风寒)等所致。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胆汁泌排不利、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症瘕、积聚之症。虚实夹杂。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1、自身基因的问题

研究表明,一般人以及患者的体内都会有两种基因,K-RAS和G-RAS(被称为致息基因和抑息基因)。而正常人体内致息基因(K-RAS)处于失活状态(无活性),而抑息基因活性较强,它们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在胆囊息肉患者的体内致息基因(K-RAS)较为活跃,抑息基因活性较为低下,两种基因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就会引起胆囊息肉。

2、自身抵抗力的下降

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息基因(K-RAS)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胆囊炎及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各种诱因条件改变了胆囊内环境稳定。

胆囊息肉会致癌吗

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占息肉总数的50%-60%。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是由胆固醇沉积在粘膜下及粘膜增生形成的。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道。如果胆囊功能良好,可以每3~6个月定期复查B超,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非胆固醇性息肉占息肉总数的40%。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息肉型腺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检测,必要时加做增强CT检测。癌性息肉的B超特征为:大于1.0厘米,单发,多位于胆囊颈部,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