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美容美体 >> 祛斑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三七粉祛斑,三七粉的吃法,三七粉的使用
2017-02-23阅读:1096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三七粉能祛斑吗
二、三七粉的吃法有哪些
三、三七粉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三七粉能祛斑吗

1、三七粉能祛斑吗

三七粉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功效,特别是三七粉有效成份中的PDS和PNS对人体皮肤有很好的抗衰老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消除老年斑和皮肤上细小的皱纹。三七粉中的PDS和PNS因子可以渗透到皮肤底层,加速皮肤中微血液循环,促进色素和毒素的清除,增强皮肤的呼吸,从而让皮肤看起来自然光滑美白,有弹性。因此三七粉也成了很多女性朋友们选择养颜、美容佳品之一。所以三七粉是能祛斑的。

2、三体粉的功能主治

三七粉的成分和三七主根一样,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有效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瘀血、胃出血、尿血等各种内、外出血症;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病等原因导致的体虚症。

生三七具有: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熟三七具有: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熟三七粉对手术后的患者和女性痛经等妇科病有很好的效果。

三七粉能祛斑吗

3、如何妙用三七粉祛斑

3.1、三七粉祛斑的方法一:内服

每天用量不要超过8-10克,用温水或牛奶调服,也可加适量蜂蜜。

3.2、三七粉祛斑的方法二:外敷

3.2.1、珍珠三七粉面膜,珍珠末,三七粉,灵芝粉,陈皮粉。每种粉一茶匙,加半只蛋白开匀。均匀涂于面部,20分钟洗掉,即可。

3.2、2、取三七粉5-10g,用水,或蛋清,或牛奶,调和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20分钟洗掉,即可。

3.2、3、适量三七粉与适量蜂蜜调和成糊状,直接敷面10~20分钟,具有活血润肤、抗衰老的功用,长期敷面可使皮肤光洁、细嫩(敷面期间,再用蜂蜜水内服三七粉效果更佳)。

三七粉的吃法有哪些

三七粉能祛斑吗

1、生三七粉的吃法

生三七粉功效主要是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脂要生吃,每天5克左右三七粉,用温水或者豆浆调服,三七粉味道较苦,可以适量加一点蜂蜜一起服用,或者购买一点胶囊壳(空胶囊),灌装以后服用,每颗胶囊装满田七粉,大概0.5克,每天服用10颗左右。

2、熟三七粉的吃法

熟吃三七粉的侧重点是补血,如用于伤后补血、产后补血等效果非常显着,《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田七)补血第一”。熟三七粉的吃法主要以做成药膳食用,比如炖鸡、炖排骨等,也可以将田七粉加工成熟三七粉,直接服用。

3、治疗心绞痛三七粉的吃法

三七粉末,每天2次,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效果颇佳。经此法治疗的有的原来长期服用复方硝酸甘油片者,服用三七粉后即可停服;有的同时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服用后血压和血脂缓缓下降,此三七粉的吃法时间为15-30天。

三七粉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三七粉能祛斑吗

1、三七粉建议坚持常服:长期服用三七粉可活血通络、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治疗肝纤维化等。

2、请勿过量:一般正常体质的人,服用三七粉的一日总量在10克左右,分2次服用。

3、早上服用:早上起来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温开水送服。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功能。

4、晚上服用:服用三七粉最好在饭前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如果在饭后服用请少量,最好不超过3克,晚上过量服用,有兴奋作用。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因为服用三七粉容易口渴。

5、孕期妇女禁止使用:女性在怀孕期间,禁止服用三七粉。这和孕妇不能服用很多西药一样的道理。

6、感冒期间:风寒感冒期间不能服用三七花,因为三七花性微凉,会加重风寒感冒,三七粉性温,风寒感冒期间可以服用。而患风热感冒则不 宜服三七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内容加载中...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