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夏秋转季,宝宝容易患上肺热咳嗽,小儿肺热咳嗽可不能忽略,不及时治疗会酿成大病。那么宝宝肺热咳嗽怎么办呢?首先妈妈要学会辨别宝宝是否有肺热咳嗽,其次要多喝水缓解肺热,治疗重在排痰,不能一味止咳!
宝宝肺热咳嗽怎么办?
夏秋交替,天气正由夏季的湿热向干冷过渡,人体经过漫长暑日,体内热盛,黏膜组织充血,令细菌有机可乘。因此这时的咳嗽症状是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这种情况一般归为“肺热咳”。其治疗的原则应该以清泄肺热、宣肺为主。
7个症状辨别宝宝是否有肺热
儿童肺热咳嗽是怎么引起的呢?据医生介绍,儿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正常情况下,儿童肺内积聚的肺热通过扩张的毛孔排泄到体外;当外感寒邪时,毛孔关闭,儿童寒邪内侵,表现出风寒感冒的症状,例如流清涕、咳吐清痰的症状;两三天后,由于肺内积聚的肺热无法宣泄,肺热内郁,俗称“寒包热”,转为肺热咳嗽,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
家长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有肺热症状:
1、眼屎。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
2、口气重,有异味,甚至有口臭。
3、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
4、唇发红,像涂了口红一样又红又艳。
5、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
6、大便是否干硬且臭。
7、尿的颜色发黄。
肺热、咳嗽、痰多是肺热咳嗽的三大典型症状。孩子肺热咳嗽,临床表现为咳嗽、咳黄痰或白粘痰,早晚咳嗽较为严重,伴有口干咽痛、大便干、舌红、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舌体或舌尖溃疡,眼屎,口臭,甚至会出现地图舌,这是极热的表现。
万病防为先,专家建议,预防肺热咳嗽首先要保证摄取充足的水分,多喝白开水,多吃梨子、葡萄等宣肺润燥的食品和水果;体质虚弱的人可多喝鸭汤、鸡汤、骨头汤等来增强抵抗能力;有支气管炎、肺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补;家有宝宝的父母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来为其增减衣服。
对付宝宝的肺热,需要打好“水仗”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饮水。不论是肺热还是感冒,宝宝们都需要多饮水,菜水、果汁也可,或进食一些含水分多的水果。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梨,汁多水分大,又具有润肺功效,家长可以让宝宝们适量多吃点梨,也可熬煮梨水。居室内干燥,宝宝们更应多喝水、多补水。幼儿应以流食为主,如牛奶、稀粥、面片汤等。牛奶喂养的小儿,牛奶要适当稀释,以减少胃肠的负担。家长还可以为宝宝熬制一些胡萝卜汁、蜂蜜萝卜饮、百合粥、川贝雪梨以及银耳羹等,这些汤羹具有润肺清肺作用,也易于消化吸收。
针对肺热咳嗽,可采用秋梨白藕汁和芦根粥食疗。秋梨白藕汁做法如下:将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各选等量,切碎之后,经常饮用其中汁液。此外,肺热咳嗽的孩子宜食辛凉或甘寒、苦寒之食物,如竹笋、西瓜、荸荠、甘蔗等。忌食厚味油腻食物,尤忌辛辣食品。
小儿肺热咳治疗重在排痰
中医认为,对付儿童“肺热咳嗽”,不能单一止咳,必须抓住治咳的根本——“排痰”,即清肺、化痰综合治疗,“痰净咳止”才是儿童咳嗽的治愈标准。
孩子咳嗽,如果单一止咳,只是通过止咳药物作用,使孩子的神经中枢受到压制,咳嗽症状得以控制,但是产生咳嗽的根源依然存在,孩子一旦停止服用止咳药,咳嗽症状立刻又出现。此外,单一止咳,孩子咳嗽虽然止住,但是产生咳嗽根源的痰液依然存在,痰多不咳出,会造成痰液在孩子肺部大量淤积,不但会导致咳嗽加剧,甚至会进一步引发肺炎。
专家建议,孩子出现长期咳嗽,不要盲目服用抗生素,可服用儿童专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宝宝肺热咳嗽食疗方
1、川贝酿梨
材料:雪梨8个,川贝12克,糯米100克,蜜饯冬瓜条100克,冰糖100克,白矾适量。
做法:将川贝打碎,白矾10克溶化成水,糯米蒸成米饭,冬瓜条切成约2厘米长,再去梨皮,用小勺从蒂把处挖出梨核,浸入白矾水内,然后在沸水中烫一下,捞出晾凉沥干,随即将糯米饭,瓜条、贝母、冰糖半量装入梨内,上笼蒸约40分钟取出,最后将剩下的冰糖滚化收汁,浇入梨上即成。
功效:本方法适用于肺热痰多,吐痰黄稠者,疗效较好,民间广为流传使用。
2、砂仁肚条
材料: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姜15克,葱白15克,食用油100克,绍酒50克,味精3克,湿淀粉20克,盐5克。
做法:将猪肚洗净,下沸水焯透捞出剖去内膜,再将锅中放入清汤,把猪肚与葱、姜、花椒一起放入煮熟,捞起冷却后切成指条,同时将原汤500克烧开,下入肚条,砂仁末、胡椒粉、绍酒、食用油、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功效:本品有醒脾化湿之功,对脾虚湿盛,痰湿干肺的儿童尤为适宜。
3、荸荠海蜇汤
材料: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
做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海蜇皮漂洗干净,二者置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炖,约40分钟即成,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
功效:本汤主治肺热痰多,久治不愈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