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流鼻血处理,流鼻血原因,流鼻血怎么办
2016-10-29阅读:981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流鼻血紧急处理
1. 流鼻血的初步处理方法
2. 流鼻血的简单处理方法
3. 流鼻血紧急情况止血法
二、日常该如何预防流鼻血
三、引起流鼻血的原因有哪些

流鼻血紧急处理

1、流鼻血的初步处理方法

1.1、保持冷静。从我们专业角度来看正确的初步处理首先要保持冷静。过度紧张会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出血量增加,保持冷静相对平和的头脑是第一要务。

1.2、稍微低头。因为我们的鼻腔是人体主要呼吸器官,它不是一个死胡同儿,前面是前鼻孔,后面是后鼻孔,后接鼻咽部,再向下与咽喉相连通。如果出血时仰着头,血液会由于重力向后流进咽喉,进而呛入气管或吞入食道,这样不利于呼吸和观察出血量,所以出血时要稍微低头。

1.3、局部压迫。要用拇指和食指自鼻翼两侧向中间进行一定力量的压迫,就是捏鼻子。因为从解剖上说,我们的鼻腔有丰富的血管网,又以前部黎氏区和后部静脉丛尤为密集,这也是常见的出血部位。通过外部指压可以压迫可能的出血血管,减少出血。

流鼻血紧急处理

2、流鼻血的简单处理方法

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用手指压紧出血一侧或两侧的鼻翼,只要病人没有血液病或高热,几分钟后就可自行凝固止血。如果用棉花或止血海绵塞住鼻孔,再捏住鼻翼效果更好。也可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敷前额、鼻背部,或用干净的纱条、棉花等填塞在鼻腔内。一定要取坐位或半卧位,千万不能平躺,因为平躺后会使头部血压升高,更容易再出血。流到咽部的血尽量别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

3、流鼻血紧急情况止血法

紧急情况止血法。紧急情况下,可采取自我鼻腔填塞止血法。用手纸等填塞鼻腔,可起到局部压迫作用,但一定要注意,尽量用一些质地柔软的棉花、纱布或卫生纸,不要用硬纸,避免出现新的创伤,造成鼻出血加重。自我鼻腔填塞法只是临时应急措施,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形成鼻腔异物感染,在止血后不要忘记取出填塞物。还可用冷水冲洗鼻子,用冷水拍额头或面部,还可用湿凉的毛巾捂在额部。采取以上方法,一般情况下都能达到止血目的。如果仍血流不止,就要马上就医。

日常该如何预防流鼻血

1、老人平日活动时动作要慢,勿用力擤鼻。

2、保持房间的安静、清洁,温度要适宜。室内保持空气清新,适当开窗通风换气,温度宜保持在18~20℃。因空气过于干燥可诱发鼻腔出血,所以空气湿度应≥60%。

流鼻血紧急处理

3、对于儿童鼻出血患者应纠正患儿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

4、饮食要进一些易消化软食,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

5、老年性鼻出血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应定期防治原发病,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尽快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引起流鼻血的原因有哪些

1、首先,生活中的外伤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很多朋友在挖鼻时候,习惯性的过重,剧烈喷嚏,用力擤鼻,鼻腔异物。鼻外伤,颅底骨折,鼻腔手术,鼻中隔穿孔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流鼻血紧急处理

2、鼻出血的常见原因还表现在患者鼻子的局部血管压力过高。专家为我们介绍说,我们鼻中隔的易出血区,医学上称为黎特氏区,血管丰富,表浅,剧烈喷嚏,用力擤鼻时,可使血管破裂出血。鼻中隔偏曲的凸侧、嵴、距状突处,粘膜干燥,血管易破裂而出血。

3、肿瘤以及一些鼻腔炎症也会引发患者的鼻出血。专家介绍说,鼻腔肿瘤多富于新生血管,并可压迫邻近组织,使之破坏或发生坏死、感染而引起出血。急性鼻炎,鼻前庭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可引起血管扩张或粘膜糜烂。以致出血。麻风及结核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4、此外一些外界的环境原因也很重要,主要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气候干燥的因素。例如高原地区或初春、秋末气候干燥,鼻粘膜干燥结痂,使血管易于破裂。这就是初春和秋末多有发病的原因。

上一篇:骨折,急救 下一篇:解毒排毒食物,排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