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急性脓胸治疗,急性脓胸病因
2017-01-03阅读:960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急性脓胸怎么办
二、急性脓胸|慢性脓胸临床表现
三、急性脓胸的病因

急性脓胸怎么办

1、急性脓胸治疗:胸腔穿刺手术

部分急性脓胸的早期,脓液稀薄,经胸腔穿刺很容易抽出脓液。只要选好穿刺部位,均能穿刺成功。穿刺医生亲自胸透,了解脓胸的范围并在透视下确定胸穿部位,如果是局限性脓胸,应先取脓腔直径最大的部位进行穿刺。如果是全脓胸多选在腑后线第7肋间。穿刺时应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半坐位或坐在小桌前,双臂趴在桌上,以避免患者过于疲劳,并利于穿刺操作。采用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针要选择18~22号的粗大针头,长度要5cm以上,否则难于刺穿胸壁。穿刺要沿肋骨上缘进针,以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针尖一般指向患者的后上方,使针洒进入胸腔后贴近于胸壁,这样不易损伤肺组织。在针尖进入胸腔大量抽液之前,可将针再推入约0.5~1cm,并使针尖的斜面朝向胸壁,这样可以避免穿刺过程中针尖脱出胸腔,也可避免肺组织膨胀后阻塞针尖,便于将液体抽净。急性脓胸怎么办

2、急性脓胸治疗:抗生素

早期适当地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肺炎可减少肺周积液的发生,并可防止发展成复杂、难治性胸腔积液或脓胸,单纯肺周积液不需要在肺部感染控制后长期应用抗生素,而对于多数复杂积液和脓胸,应用抗生素的时间须依据肺炎和胸腔引流的情况而定,如果由于持续渗液或包裹多腔需长期引流者,抗生素需长期大量应用。如果胸腔积液早期即得以控制,抗生素还须用10~14天以控制肺部炎症。

3、急性脓胸治疗:胸膜腔引流

治疗胸膜腔积液引流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则是:正确选择病人和引流方式。引流治疗选择:在抗生素治疗下仍持续发热、白细胞升高;厌氧菌胸膜肺感染;凶险的病原菌如:产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菌;胸腔出现气液平、胸膜腔包裹或大量肺周积液(超过单侧胸腔40%)。

|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慢性脓胸临床表现">

急性脓胸|慢性脓胸临床表现

1、急性脓胸的临床表现

急性脓胸病人常有高热、胸痛、咳嗽、咯痰(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者咯脓痰)、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休克等。查体可见患侧肋间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和纵隔移位,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实验室检查自细胞计数增高,中性增至80%以上,有核左移。胸膜腔穿刺抽出脓液便可确诊。急性脓胸怎么办

2、慢性脓胸的临床表现

慢性脓胸病人常有低热、慢性咳嗽、脓痰、胸闷不适、消瘦、贫血、低血浆蛋白等,查体可见患者胸壁塌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呼吸活动受限制,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患侧移位,可有杵状指(趾)。

急性脓胸的病因

1、急性脓胸的病因:肺部感染

约50%的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性病变之后。肺脓肿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溃产生急性脓胸。若有厌氧菌感染则形成腐败性脓胸。

2、急性脓胸的病因: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

肝脓肿、纵隔脓肿、膈下脓肿和肾周脓肿等均可直接侵犯胸膜或破溃入胸膜腔,或致病菌经淋巴回流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单侧或双侧脓胸。

3、急性脓胸的病因:胸部手术影响急性脓胸怎么办

术后脓胸多与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合并发生。有较少—部分是由手术中污染或术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

4、急性脓胸的病因: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致病菌可经血循环到达胸腔产生脓胸,此类多见于婴幼儿或体弱的病人。发病机理:引起急性脓胸的致病菌最常见的为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大肠杆菌、厌氧菌及结核杆菌,真菌、霉菌、放线菌和阿米巴原虫也可引起急性脓胸,但临床上较少见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