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霉素过敏如何抢救
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纠正酸中毒,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2、什么是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而较常见的却是药物的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以致死亡。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是,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链球菌、肺炎双球等等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效果较好,对敏感的萄萄球菌也有作用,对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革兰氏染色阴性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和螺旋体也有作用。
3、青霉素过敏的应用
在临床上,青霉素对于治疗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烽窝组织炎、细菌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流行性脑膜炎、肺炎球菌脑膜炎、梅毒、回归热、淋病、炭疽、破伤风等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青霉素不论何种给药途径均能被吸收。
皮肤黏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呼吸道阻塞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循环衰竭表现: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塞。
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其他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喷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青霉素对于治疗一些组织炎症和细菌性的心内膜炎,也有非常好的疗效,但是青霉素不论是何种给药途径的都是容易被吸收的,一般的主要是采用肌内注射疫防过敏的,但是注射前必须了解一些青霉素注射的过敏史。
如无过敏史,则此次注射应按照规定剂量作皮肤试验(常用的青霉素皮试液每毫升内含药100-1000单位,用0.1毫克作皮内试验,即皮内注入10-100单位青霉素),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红肿并有伪足,肿块直径大于1厘米时为阳性反应,即不应注射。如阴性,则可予注射。
当注射完毕后,病人不应立即离开,观察10几分钟无反应后再走。连续用后停药,通常24小时后继续用药,建议重新做皮试。
过敏原因,人体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 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相应的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起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