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紧急护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处理
2018-01-17阅读:1020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二、上消化道出血如何预防
三、上消化道出血中医偏方

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1、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如果感觉呼吸困难应当给予吸氧,并且在出血期间必须卧床休息,饮食方面以流质的温凉食物为主。如果是大出血没有停止则不可以吃任何东西。还要对病人的血压以及体温做重点观测。呕血的病人休息的时候头应当偏向一侧,这样才能够避免却因为新书到气管里面导致窒息。当然上消化道出血更重要的就是止血,可采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

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是针对门静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常见的止血方法。如果病人的神志清醒,则通过这种止血方法有效率大约在80%左。止血过后再次出血的概率大约在50%左右。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2、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呕血和(或)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上消化道出血怎么检查

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处于上消化道持续严重大量出血紧急状态,以至于胃镜检查无法安全进行或因积血影响视野而无法判断出血灶,此时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出血部位,并进行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X线钡剂造影因为一些肠道的解剖部位不能被一般的内镜窥见,有时会遗漏病变,这些都可通过X线钡剂检查得以补救。但在活动性出血后不宜过早进行钡剂造影,否则会因按压腹部而引起再出血或加重出血。一般主张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3天后谨慎操作。动脉造影及内镜的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如何预防

1、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食管炎症,胃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减少出血机会。

2、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定时有节,切忌暴饮暴食,忌酒忌烟,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避免情绪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3、慢性病患者,如身体虚弱,常服维生素C,以及大补气血之中药,以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4、注意药物的使用,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需使用时,应加用保持胃黏膜药物。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5、要定期体检,以期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在出现头昏等贫血症状时,应尽早上医院检查。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偏方

大黄地榆治消化道出血

【功能主治】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偏方组成】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剂。

黄芪太子参治上消化道出血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偏方组成】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侧柏炭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牡15克。

【用法用量】此方以水两碗约1000毫升左右,煎煮滤液约350~400毫升,每日1剂,每煎2次,早晚分服。

【加减】若肝郁气滞,暴怒伤肝动血者,则宜加疏肝和血之郁金6克、焦桅6克、山归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牛膝12克,去益气生血之品如生芪、太子参等;热郁气滞、和降失调、久病伤络者,可清中止血,加炒川连3克、陈皮6克、姜夏10克、炒竹茹6克、茯苓12克、甘草4克;胃阴亏虚,内热耗津伤络者,宜养胃阴,酌加沙克12克、麦冬10克、川石斛12克、玉竹12克等,去生芪、白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