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创可贴的正确用法你知道吗?近日,一则因创可贴使用不当致截肢的新闻在朋友圈疯传,引起了大家对创口贴使用方法的关注。看来虽然创可贴是常见的外科用药,但人们使用时存在不少的误区。那么,创可贴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事件:女童因创口贴使用不当需截肢:
今天,苏州一家医院收治了一位4岁女童。医生检查发现,该女童左手中指的末节发黑,已经坏死多日,需要进行截肢手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女童手指坏死,只是因为受伤后,贴了张小小的创可贴,但由于事后处理不当,造成手指血液流通不畅,最终坏死。
病因分析:基本可判定是创可贴和布条包扎太紧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雯雯的主治医生——该院骨科医生邓伟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已经收治过一次这样的病例。不过,邓伟表示,发生这样的悲剧,病因并不是出在创可贴上,而是在使用上。“基本上可以判断,都是患者使用不当造成的。
”肯定是因为用创可贴进行包扎时,包扎太紧,造成手指血液流通不畅,引起手指坏死的。“邓伟表示,雯雯左手中指末端坏死,可能是因为在用创可贴包扎之后,又在创可贴伤用布条进行了包扎,结果因为包扎太紧,造成手指末端血流不畅。对此,雯雯的奶奶给予了证实。原来,为防止布条松掉脱落,雯雯又在布条上,用牛皮筋进行缠裹。
邓伟表示,一般来说,受伤之后,手指会有肿胀等不适感。而包扎太紧,造成手指末端血流不畅、坏死,给人的感觉也会是肿胀等不适感。同一个感觉,如果是儿童,可能就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
据了解,包扎后,奶奶曾询问过雯雯手指的情况如何,并要查看伤口。结果,雯雯说,手指不痛了。同时也不愿意让奶奶查看伤口情况。等到2天后,奶奶拆开雯雯手指上的布条和创可贴,这才发现雯雯的手指已经发黑、坏死。
截肢后,雯雯的左手至少将丢失5%的功能。将来,一些精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比如电脑打字等等。当然,特别是外形的残缺,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可能伤害更大。
二、创可贴的正确用法:
创可贴,又名”止血膏布“,具有止血、护创作用。它是由一条长形的胶布,中间附以一小块浸过药物的纱条构成。由于它的结构所限,创可贴一般只能用于小块创伤的应急治疗,从而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
在使用创可贴前,先要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创可贴要保持干爽,弄湿后要马上更换,否则相当于把伤口浸泡在水里,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不利于伤口愈合。
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外层的胶布不透气,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导致继发感染。另外,贴的时候松紧要适度,缠得太紧,会使伤口不透气而引发厌氧菌感染,还容易使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创可贴只适用于较为表浅、不需要缝合、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的小伤口。深而窄的伤口,例如被铁钉、刀尖等扎伤,则不能用创可贴包扎,而应在止血后使伤口暴露,以防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
如果是已经感染或溃烂的伤口,创面上有脓液或分泌液,贴上创可贴只会造成分泌物引流不畅,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创伤太严重的伤口在清创处理以前,也不宜使用创可贴;烫伤或脚癣等炎症的伤口,也不适合用创可贴。
三、创可贴的使用误区:
误区1:创可贴是万能药
创可贴并非万能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创伤。一般情况下,创可贴主要用于一些小而浅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如刀切伤、割伤、玻璃划伤等。
正确做法: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较大、较深且有异物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已污染或感染的伤口,如较重的皮肤擦伤、烧烫伤等,不宜使用创可贴。至于毛囊炎、疖肿、化脓性感染的伤口以及各种皮肤病,更不宜使用创可贴。
误区2:创可贴能随便贴
我们使用创可贴时,总是图方便,随便一贴了事,这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使用创可贴前,首先要检查一下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洁物,须用消毒的生理盐水先将伤口清洗干净,然后再贴上创可贴。若伤口是被铁钉等物刺破且比较深,则应立即去医院处理并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次,打开创可贴后,应避免污染药面。敷贴时,药面一定要对准伤口,贴好后在伤口的两侧稍微加压。
误区3:创可贴可长久贴
伤口贴上创可贴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也不能长久贴着,置之不理。
正确做法:一是要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如果使用创可贴24小时后,伤口处自觉有类似脉搏跳动的”搏动性疼痛“,或有分泌物溢出,要及时打开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的情况。若有,说明伤口已经发生感染,应立即请医生处理。二是要注意保护伤口。使用创可贴后,不要经常用手捏压伤口,伤口局部尽可能少活动,防止碰撞,以免伤口裂开。三是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一天一换。
误区4:防水创可贴不怕水
并不是使用了防水创可贴就能长时间与水接触。如果创可贴与伤口周围的皮肤黏得不严密,尤其是特殊部位,如指尖、膝盖和肘部等,防水也变得不”防水“了。
正确做法:在使用防水创可贴时,尽量少与水接触,要注意观察和保护伤口,要及时更换被水浸湿的创可贴。
四、不是所有伤口都需要创可贴:
一般来说,如果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大可不必使用创可贴,只要用碘酒或乙醇涂一下,就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不放心,可以再用紫药水薄薄地涂敷一层。这样,经过两天左右,伤口便可结痂、干燥。
皮肤受到外伤,出现流血的小伤口时,创可贴的确能起到止血、护创的作用。但是,创可贴只适用于创伤较为表浅,伤口齐整、干净,出血不多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如遇有些情况是不能使用创可贴的。
小而深的伤口:小而深的伤口贴创可贴,不利于伤口内的分泌物和脓液排出。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或加重感染,尤其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
烫伤:烫伤后出现的皮肤破溃、流水均不能用创可贴,否则分泌物会促发感染。
伤口有异物:伤口内有异物时,不能马上贴创可贴,而是应到医院进行专业处理。有些伤口污染较重,甚至已经发生感染,就更不能使用创可贴来覆盖创面,否则将会引发或加重感染。
被铁钉扎伤:如果是被铁钉、刀片误伤手指、脚趾,尤其是铁钉、刀片上面有铁锈时,一定要先清洁,然后保持伤口暴露,以防感染,并且尽快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
动物抓伤咬伤:被动物抓伤和咬伤的伤口,如果用了创可贴,会导致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所以,被小动物咬伤或抓伤,都应先用肥皂水多冲洗几次,然后用碘伏消毒,让伤口暴露,并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各种皮肤疖肿:创可贴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温馨提示:如果皮肤损伤相对较深,而现场又无条件处理,则不妨先用洁净的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再用创可贴进行简单的包扎。但包扎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两天。同时,应抓紧时间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正规消毒处理,以免引起继发感染,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