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医学器械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医用绷带,绷带
2016-12-13阅读:1071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医用绷带的用途
二、医用绷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使用医用弹力绷带时应该注意什么

医用绷带的用途

1、医用绷带的用途

无论是纱布绷带还是弹性绷带,其用途主要是包扎或固定。

1.1、全棉纱布绷带:主要用于医院外科及家庭的体外创口敷药后的包扎、固定。

1.2、弹性绷带:主要用于下肢静脉曲张、骨伤科等患者的固位包扎,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肿胀。也能替代手术后的多头腹带,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加压包扎或一般创伤包扎。

医用绷带的用途

2、医用绷带的作用

大多数的药店的医用绷带的主要成分都是脱脂纱布,用于外科损伤、扭伤、手术后包扎、固定等作用,主要是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本品也用于外科、骨伤科、下肢静脉曲张、防止肢体发生肿胀产生的血液循环及四肢骨折石膏拆除后的肿胀疾病的包扎。

医用绷带使用正确的话,不仅能够帮助伤口的愈合,而且能够避免出现感染或者是其它对于伤口的2次伤害。患者在使用医用绷带的时候,最好请先戴上防护性手套,以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到伤口。在使用绷带包扎伤口之前,可以用棉套或棉卷放在包扎部位作为衬垫,在需要增加压力或者纤瘦多骨的地方可多包扎些棉套或棉卷,这样能够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以免因为一些意外的碰触导致伤口加深,或者是因为绷带之间的细缝,导致细菌进入伤口,引起感染的情况。

医用绷带的用途

3、医用绷带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患者最好不要在可能发生肿胀的部位使用绷带,也不要将高分子(矫形合成)绷带弄湿,因为长期包裹在潮湿的绷带下,皮肤会出现不适的情况。绷带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患者禁止出现重复使用的情况。在使用之前发现外包装出现破损的话,也是不建议继续使用。

在缠绕伤口的时候,最好是选择螺旋形缠绕的缠绕方式为宜,缠绕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缠绕时抚平绷带,使之平滑,让每层间都得到较好的支撑和黏联,可用手套蘸水后抚平绷带以达到较好效果。

一般都以非灭菌医疗产品出售。若使用医用绷带于创口部位时,应考虑与创口隔离使用;选购医用绷带时要看产品的外观。产品应洁白、无黄斑、无污染、无严重织疵或断丝。

医用绷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1、用棉套或棉卷放在包扎部位动作衬垫,在纤瘦多骨的地方可多包扎些棉套或棉卷,最好把防护手套戴上。

2、把绷带打开包装,取出来放置在室内68-77℉,20-25℃的水中1-2秒,轻轻挤压绷带除去里面包含的过多水分。

3、绷带需要缠绕成螺旋形。每一圈重叠1/2或1/3的绷带宽度,缠紧但不要太使劲,塑形在此时间风结束,高分子绷带固化成形末了30秒需确保塑形面姿态不动。

医用绷带的用途

4、高分子(矫形合成)绷带固化成形工夫约莫在3-5分钟上(视绷带浸水工夫和浸水温)。20分钟后就可以感触支撑力。

绷带3-4层对非承重的部位足够了,承重部位能够缠绕4-5层高分子(矫形合成)绷带,缠绷带时最好抚平绷带,使之腻滑,让每层间都取得较好的支持和黏联,可用手套蘸水后抚平绷带以到达较好成效。

使用医用弹力绷带时应该注意什么

1、在支持疗法中,正确地包扎弹力绷带很重要。使用弹力绷带时,要根据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宽度的绷带,一般上肢采用小号(宽7cm)、膝下采用中号(宽10cm)、膝上采用大号(宽13cm)的弹力绷带;包扎的方法取决于使用的目的。

2、用于支持循环的弹力绷带包扎,应起到支持静脉、抵消增加的静脉压力、又不能压力过大而限制了静脉回流或动脉血液供应为原则。弹力绷带包扎后必须平整无皱褶,尤其是在关节部位。如膝关节活动后,绷带易起皱褶,使腘窝受压,如同上了止血带。缠绕的松紧程度也要适当,应以包扎后自我感觉舒适为度。

3、包扎弹力绷带应在每日早晨起床前进行,若病人已起床,则应让病人重新卧床,抬高肢体,使静脉血排空,然后再包扎。包扎时应从脚部开始,逐渐向上缠绕,一直包扎到所需的高度。在包扎过程中,应使相邻的两层弹力绷带重叠三分之二左右,否则包扎后不容易平整,每晚入睡前去除。使用弹力绷带期间应当每日观察肢体皮肤的色泽、患肢肿胀情况,以便观察其效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