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前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至少3天。
2、空腹10-14小时。
3、验前禁用酒、咖啡、茶,保持情绪稳定。
4、上午8:30以前抽空腹血,然后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水300毫升(若空腹血糖>15.0mmol/L或1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者以100克面粉馒头替代)。
5、分别于饮糖水或吃完馒头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一次,测定糖值。
1、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适用于胃切除后或者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特殊病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2、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
3、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应在清晨进行,上午8:30以前抽空腹血(测血糖),然后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水250-300ml,5分钟内饮完。喝糖水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静脉血测血糖。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应同时做胰岛素释放试验和/或C-肽测定,以评价胰岛细胞功能。
1、饮食指导和运动疗法。首先要按照患者的理想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全天所需的总热量进而制定相应的膳食,总热量的50-60%应来自碳水化合物,减少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取量,鼓励多进食植物纤维;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糖耐量低减者要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打球、跳健身舞、爬楼梯、登山、游泳、骑自行车等。各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0~60 分钟。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特别是腹型肥胖更要注意减肥,争取使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达标。
2、在饮食及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如果血糖未能达标,可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相关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卡博平等)、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等)。
3、对于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应该使用相应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依贝沙坦等)降压治疗以及贝特类(如非诺贝特等)或他丁类(如辛伐他丁、普伐他丁等)药物调脂治疗等。
4、糖耐量低减患者应每年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定期查血糖,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时调整治疗。
人体糖耐量,通俗地说就是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医院通常会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糖耐量测试,如果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介于7.8至 11.1毫摩/升,表明机体糖耐量能力减低,也就是说身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比正常人差了。糖耐量减低无明显不适感但一定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出现这个情况,必须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