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试验意义
1、当人体糖耐量略有减低,大多数人可能并无明显的不适感,所以许多人不重视,也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有人说:“人上了年纪嘛,血糖肯定要高一些,又没确诊我是糖尿病,不痛不痒的干嘛要治?”对于这种侥幸心理,专家指出,糖耐量减低者虽然还不能被扣上糖尿病的帽子,但往往意味着胰岛功能已经出现不正常,他们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100倍,被称为糖尿病的后备军。这部分后备军最后将出现三种结果:一种是正式加入糖尿病人的行列;另一种是维持现有状态不变;还有一种是通过积极治疗或饮食运动调理恢复正常。而研究结果表明,糖耐量减低者若不治疗干预,近67%的患者可转变为糖尿病。
2、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后超过7.8mmol/L,等于或小于11.1mmol/L,说明此人对葡萄糖耐量已降低。
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1、OGTT应在无摄入任何热量8小时后,清晨空腹进行,口服溶于250~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或标准馒头2两,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糖水在5分钟之内服完。
2、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
3、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
4、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5、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糖耐量试验的影响因素
1、饮食。试验前每天碳水化台物摄入量应≥150g。过分限制饮食可使糖耐量减低而出现假阳性。另外,烟、酒、咖啡、茶等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2、体力活动。试验前应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至少3天,若试验前剧烈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释放。使血糖升高。长期卧床可使糖耐量受损。
3、应激因素。如感染、创伤、情绪剧烈波动、急性心梗、脑血管病等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对抗激素增多而使糖耐量减低。
4、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胰腺瘤、脑垂体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