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常见问题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糖耐量异常,糖耐量
2016-08-31阅读:984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哪些人群容易糖耐量异常
二、糖耐量异常的定义
三、糖耐量异常的测试方法
四、预防糖耐量异常的方法

哪些人群容易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从糖耐量异常到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其中间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参与。专家提示,以下八类人最好做做糖耐量试验:

1、常规体检中,空腹血糖介于5.7mmol/L~6.1mmol/L者。

2、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脑力劳动者。

3、体重大于正常体重的115%或体重指数≥25者。

4、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5、以往有糖耐量异常者。

6、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大血管病变者。

7、在妊娠妇女中,年龄超过30岁,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公斤)者。

8、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者。

哪些人群容易糖耐量异常

糖耐量异常的定义

临床上做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时,通常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当静脉空腹血糖<5.0毫摩尔/升,可排除糖尿病;当静脉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并且有临床症状时,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当静脉空腹血糖在5.5-7.0毫摩尔/升之间并且怀疑糖尿病时,就应该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通过OGTT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早期诊断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糖耐量异常的测试方法

检查流程

空腹查血糖(手指采血)→口服葡萄糖75g加水300ml(或馒头餐)→2小时后再查血糖→判断结果。

步骤

1、空腹取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

2、葡萄糖75克(溶于200ml水中)。

3、于3~5分钟内服完,从喝第一口开始记录时间,在喝完糖水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部分医院在每次抽血的同时留尿送检(测尿糖)。

检查完毕后,正常为给糖后1/2~1小时血糖浓度迅速上升,2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如果服糖后2小时未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阳性,即为糖耐量减低。

预防糖耐量异常的方法

1、经常检查血糖,做到血糖早知道。在体检、住院和平时,注意检测血糖。不仅要检测空腹血糖,还要检测餐后血糖。一些人只注意检查空腹血糖,而忽略餐后血糖检测,这是危险的。因为无论是空腹血糖不合格,还是餐后血糖不合格,都可以判定为糖尿病。

2、要控制含蔗糖食物。糖耐量异常时如不控制或拒绝含蔗糖食物,会使餐后血糖短时间大幅升高,加重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一旦出现糖耐量异常,应立即限制或拒绝吃含蔗糖食物,并养成对含蔗糖食物不馋、不贪的好习惯。

3、注意饮食调节,合理饮食。糖耐量异常大多由于不注意饮食控制甚至暴饮暴食,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日常生活中重视饮食调控非常重要,肥胖者应限制热量摄入,如注意减少米饭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降低食物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等的摄入,对改善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选择具有调整血糖作用的食品如:苦瓜、南瓜、冬瓜、洋葱、大蒜、山药、菠菜、芹菜、银耳、鳝鱼,都有较好的调整血糖作用。同时应戒除烟、酒。

4、适量运动,有助于降糖: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并提出“三五七”方案,这个方案对改善糖耐量异常有调整作用。三五七方案:三: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七:运动量以运动后的心率加年龄为170次适宜。运动中以有出汗而不大汗淋漓、不大喘气为宜。糖耐量异常者常常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通过运动可减少脂肪,降低体重,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糖耐量恢复正常。

哪些人群容易糖耐量异常

5、糖耐量异常人没必要用药物来预防糖尿病。只需在饮食方面予以注意,进行必要的运动和锻炼,注意减肥,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含膳食纤维食物即可。珍吾堂特膳即是根据糖尿病人饮食需求开发的专用于糖尿病人的特殊膳食食品。含大量不同类别的膳食纤维,并按照糖尿病人的营养需求添加各种维生素、蛋白质、钙、锌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糖耐量异常人可以把珍吾堂特膳作为日常生活的必备食物,既可以保持较低的餐后血糖,而且还可以因食后所产生的饱腹感,降低主食摄入量,从而达到“吃的饱,耐饥饿,既控制饮食,又增加营养的效果”,延迟和预防糖尿病发生。

6、要学习和掌握糖尿病病因知识。了解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常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甚至把自己当做糖尿病人对待,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7、注重心理调节。心理调节对改善糖耐量异常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糖耐量异常者要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