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糖尿病如何管理
之所以把避免重度低血糖发生视作儿童糖尿病治疗的底线,是与儿童糖尿病患者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的。由于孩子年龄小,他们需要更长的夜间睡眠,他们的行为和饮食习惯存在不可预知,同时他们对低血糖的感知较差并具有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特点使得患儿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对脑组织的发育有严重负面影响,会导致患儿的语言、记忆能力明显下降,重度低血糖抢救不及时甚至会造成死亡。正是由于低血糖的严重危害,患儿和家长对低血糖充满恐惧,一些家长故意让患儿在睡前多吃零食,让血糖控制在较高水平,以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而这样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让患儿血糖控制不佳,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儿童期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儿童期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对于儿童期糖尿病的治疗,仍然是按照“五驾马车”的经典治疗策略,也就是糖尿病教育、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和自我监测。其中,糖尿病教育是核心,强调知识与
技能教育和心理社会支持。综合治疗重点依次为:“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治疗”、“自我监测”。在整个综合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患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生活习惯。
3、家庭与社会要关注患儿健康问题
有效的儿童糖尿病管理除了选择适合患儿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外,还需要全家总动员,形成以孩子为中心,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作为家庭和社会,不但要关注患儿血糖安全达标的问题,也应该关注他们的社会心理问题,帮助患儿保持健康的情绪,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治疗,健康成长。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糖尿病类型分为4种:即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还有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合并症。而儿童糖尿病一般常见Ⅰ型和Ⅱ型糖尿病。
儿童期1型糖尿病发病较急,多数患儿可由于感染、情绪激惹或饮食不当等诱因起病。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合称为1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婴儿多尿、多饮不易被发觉,而是因感冒、发热等应激后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才诊断糖尿病。DKA是儿童期1型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多因急性感染、饮食不当、诊治延误等诱发。儿童期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一旦终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
Ⅰ型儿童糖尿病重在观察和及早发现。由于Ⅰ型儿童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以难以预防,重在观察和及早发现,一旦宝贝出现可疑症状,尽早去医院做相关化验检查。
Ⅱ型儿童糖尿病重在预防。准妈咪在孕期就要注意不要让体重增长过多,以免宝贝出生后肥胖;注意从小培养宝贝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过量进食、不偏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糖分多的食品和饮料,避免身体肥胖,保持正常体重;鼓励宝贝多做运动,既能消耗掉多余热能,又可增强体质;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遗传倾向,或宝贝是“小胖墩”,要定期带宝贝检查血糖、尿糖,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