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常见问题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血糖高治疗,血糖高饮食方,血糖高怎么办
2018-04-13阅读:1155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血糖初期如何治疗
1. 血糖初期的一般治疗方法
2. 血糖初期的饮食治疗方法
3. 血糖初期的按摩治疗方法
二、血糖高的饮食原则
三、引起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血糖初期如何治疗

1、血糖初期的一般治疗方法

积极治疗高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抵抗力,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妇女尤应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及时发现和治疗局部损伤和感染。

严格控制血糖。早期有效地控制感染。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消除。

血糖初期如何治疗

高血糖患者饮食要十分注意。主食要以米、面为主,另外要注意多吃粗粮。粗粮中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又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过快,还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便秘的作用。

2、血糖初期的饮食治疗方法

2.1、番石榴叶泡水降血糖:番石榴叶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可用10-15克干制番石榴叶来泡水或煮水喝,其中的番石榴多酚,这一物质可以抑制分解糖的酶活化,从而抑制了血糖的上升,同时也防止了胰岛素的过度分泌。

2.2、番茄苦瓜汁降血糖:苦瓜含有苦瓜苷,被誉为“植物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功能;番茄含有番茄碱、谷胱甘肽等成分,能够调节血糖。苦瓜和番茄合用,对于降低血糖,增进胰岛素对糖的代谢很有作用,因此,血糖高时可以番茄和苦瓜一起榨汁饮用。

3、血糖初期的按摩治疗方法

穴位按摩以以下俩个穴位为主,通过按摩这些部位,不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对胰腺、肝脏和内分泌系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刺激人体生成更多的胰岛素细胞,长期坚持效果显着。

血糖初期如何治疗

3.1、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穴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3.2、血海穴:屈膝,手掌掌心朝下,指尖指向大腿,按在髌骨上,拇指按在大腿内侧处,即髌底内侧端上约2寸的地方就是血海穴。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血糖高的饮食原则

1、由于每个因人控制饮食: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有差异,一些数据只是框架、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要固定主食,用副食调节体重,超重时减少副食量,体重轻时增加副食量,当达到理想体重时,吃副食的量不增不减为合适。

2、供给充足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C: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视网膜炎,白内障,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症。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对防治上述并发症十分有益。维生素A含量最高的食物有奶类,蛋黄,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各种新鲜水果和有色蔬菜,如葡萄,猕猴桃,橘子,梨,枇杷,山楂,樱桃及西红柿,胡萝卜,青红椒,韭菜等。

血糖初期如何治疗

3、坚果类食物:坚果类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榛子)的主要成分是油(约占50%),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应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饥,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还会发胖,增加胰岛抵抗。

引起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1、运动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适当的运动可以使血糖降到最合适,运动量减少会使但血中脂肪增加,可能加重血糖高。

2、饮食不均衡。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使的人体中的糖分含有量明显高于标准的要求,同时还会形成血中脂肪增加,导致血糖高。

3、过度肥胖。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在饮食上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过多的食用含糖分过多的食物,不仅肥胖而且血糖升高。

4、饮酒可能导致血糖高。喝酒会减少饮食,但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因此会导致血糖高。

5、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服用某些止咳糖浆也有可能出现血糖高的情况。有时我们在治疗一种疾病的同时,没有注意到这种药对其他疾病的影响,可能会误服一些能引起血糖高的药物。

6、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会导致身体中的糖分仍然很高并却居高不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糖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