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经来了半个月的原因
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以上几种情况可由局部原因,内分泌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2、月经不调的并发症
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经前期综合征,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和精神因素引起,治疗以适当休息为主,必要时可用镇静及利尿剂,也可用孕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抗雌激素疗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可用激素手术治疗。
3、月经的基本介绍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月经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子宫每月出血1次,称为月经。卵巢有产卵、排卵和产生激素的作用。卵巢所分泌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其中雌激素对性器官、第二性征及卵巢周期性发育和功能的维持是很重要的。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宫,保证妊娠过程的进行。雄激素可增加性欲,也参与卵泡生长和卵子成熟的调节。
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种电器的使用了。但是长期使用电器却会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哦!这是因为电器在使用中必然会产生电磁波,而长期接受电磁波对于女性的内分泌以及生殖器官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的症状哦!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多吃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喝些绿茶,都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后,子宫颈会被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若子宫长久保持在后倾位置,就会发生腰痛、月经紊乱。
月经禁忌指在妇女月经期间禁止性交的性风俗。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性禁忌之一。这种禁忌之所以最早出现,是因为它与血有关。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只知道经血也是血,也逐渐知道只有女子到一定年龄每月固定一次,流血数天却不生病。但对月经与生殖直接相关的原理,根本不知,所以感到极神秘,认为经血具有魔力。加之,原始人对血怀有复杂的心理,血既是生命的象征,又是恐怖的事物。人出生时有血,脉管里有血,血赋予生命,血是神圣的,所以古人后来结盟、祭祀及某些宗教仪式都使用血。这种对血的神般的崇尚,使原始人不敢轻易冒犯经血。另一方面,人受伤和战亡时要流血。血又是痛苦、死亡的象征,原始人又恐惧血,尤其把女性的经血看为是不洁、不祥的征兆,于妇女经期要极力回避。这种不敢冒犯和有意回避,便成为原始的月经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