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胃部疼痛
开始仅仅感到上腹部不适或有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常被误认为是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症状可能暂时缓解。如病变发生在胃窦部,可发生十二指肠功能改变,出现节律性疼痛,类似溃疡病的症状。
1.2、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有些患者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恶心、呕吐胃癌的早期症状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贲门部肿瘤开始可出现进食不顺,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返流。胃窦癌进一步发展可因幽门梗阻而出现呕吐。
1.3、便血
小量胃内出血的表现是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多时可出现呕血和黑便。凡无胃病疾患的老年人,一旦出现黑便更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此外,腹泻、便秘、胃下部不适、扪压上腹有深压痛及轻度肌紧张,也可视为胃癌的早期信号。
2.1、纤维内窥镜检查
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2.2、脱落细胞学检查
有的学者主张临床和x线检查可疑胃癌时行此检查。
2.3、B超
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
2.4、CT检查
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
2.5、实验室检查
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 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2.6、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
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率近80%。
3.1、放射治疗
凡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对放疗有一定的敏感性,癌灶小而浅者、无溃疡者效果最好,可使肿瘤全部消失。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对放疗无效,故为禁忌。
3.2、外科治疗
凡临床检查无明显转移征象,各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估计全身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能忍受手术者均应予剖腹探查的机会。有时即使有远处转移或伴有幽门梗阻、穿个等严重并发症而一般情况尚能耐受手术者,亦应予以姑息性手术的机会,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胃癌手术治疗的效果与胃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形态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3.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肿瘤常取化血化瘀、软坚散结和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药物,在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显着。
3.4、内镜治疗
早期胃癌患者如有全身性疾病不宜手术切除者可采用内镜治疗术,此外通过内镜应用激光、微波及注射无水酒精等亦可取得根治效果。
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有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烟和酒都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要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用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中医认为,压力可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所以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上癌症。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弱碱性体质,才会使胃癌远离自己。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形成酸性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