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性病专题 >> 梅毒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梅毒母乳喂养,梅毒治疗方法,梅毒注意事项
2018-01-31阅读:1112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梅毒可以母乳喂养吗
二、梅毒的治疗方法
三、预防梅毒的方法

梅毒可以母乳喂养吗

1、梅毒可以母乳喂养吗

这需要根据情况而定。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宝宝母乳喂养建议:实行了孕期母婴阻断,婴儿除外先天梅毒且母亲给予正规的抗梅毒治疗,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在1:2以下,无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时可以母乳喂养。母亲没有经过正规治疗或治疗后滴度仍高者,应暂缓母乳喂养。

梅毒可以母乳喂养吗

2、梅毒的传播方式

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方式水平传播。血源性传播: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胎盘传播:如果孕妇感染了梅毒,在怀孕期间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产道传播:当胎儿经过感染有梅毒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梅毒螺旋体可感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传染梅毒而发病。间接接触传染。

3、梅毒病人的注意事项

3.1、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治愈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3.2、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自己的内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

梅毒可以母乳喂养吗

3.3、早期梅毒患者要求禁止房事,患病两年以上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接触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如果患者未婚,那么待梅毒治愈后方允许结婚。

3.4、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

梅毒的治疗方法

治疗梅毒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青霉素治疗,比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的治疗梅毒的药物。对青霉素过敏的梅毒患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梅毒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可由小剂量开始加以防止。

治疗梅毒是需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治疗原则的。某些药物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副作用又小,只要配合医师坚持治疗梅毒,就会收到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梅毒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的时候接受治疗。治愈梅毒后要求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梅毒可以母乳喂养吗

治疗梅毒期间要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自己的内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

预防梅毒的方法

1、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2、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3、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4、对已接受治疗的病人,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

5、杜绝不正当的性行为,提倡洁身自好。若万一不慎,有了可疑梅毒接触史,应及时作梅毒血清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6、对性伴侣,应全面了解其性生活史和健康状况,若有可疑症状,应敦促其检查治疗。

7、出门在外,应注意用具的消毒,可随身携带“肤阴洁”等进行清洗。

8、正常性生活前,注意阴部清洗、消毒。

9、发现患病后要隔离治疗,治愈前严禁性生活。对患者的性伴侣要进行检查或预防性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