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护肝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乙肝,慢性乙肝
2017-06-03阅读:999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慢性乙肝诊断标准
二、乙肝防治存在四误区
三、慢性乙肝该如何调养

慢性乙肝诊断标准

1、慢性乙肝诊断标准

1.1、血清学标志(乙肝三对半):hbsag持续存在>6个月提示hbv慢性感染,hbeag是hbv复制的标志之一

1.2、病毒学标志(dna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量能衡量病毒复制的水平

1.3、生化标志(肝功检查):肝细胞坏死程度与alt升高不总是相称的,alt持续正常的病人肝活检仍可发现肝内有炎症。因此对alt正常、hbv dna水平升高、肝活检发现肝内有明显炎症和纤维化者应行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诊断标准

2、什么是乙肝五项

乙肝五项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因为是检查乙肝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标记,主 要含有五项指标所以叫做乙肝五项。

3、慢性乙肝的症状

3.1、临床症状

许多慢性肝炎病人全然无任何症状。

轻度慢性肝炎症状较轻,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隐痛不适,可伴腹胀、恶心、腹泻等;肝脏大小正常或稍肿大、质软有轻度压痛,脾脏多无肿大。

中、重度慢性肝炎症状较重,多有中度黄疸,疲乏无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隐痛;常有黄疸、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皮下出血,肝脏肿大、质地中等,有压痛和叩痛,大多有脾肿大,部分患者伴腹水。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浮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可伴有肝外表现如发热、关节炎、胸膜炎、皮肤病变、肾小球肾炎、闭经等。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全身及肝外表现更多见。

3.2、体征

肝脏呈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合并肝硬化者偏硬,且有结节感及脾大;晚期可发生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门静脉高压的体征。

乙肝防治存在四误区

1、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日常接触

乙肝病毒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 ,比如共同进餐、一起工作,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成年人即使发生急性乙肝,转变成慢性乙肝的比例也只有5%,不必过分紧张。

慢性乙肝诊断标准

2、慢性乙肝一定会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再怀孕;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怀孕,但要加强随访。

3、追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

目前的确有一些药物,例如长效干扰素等,有助于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的比例,但也只能使少数患者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患者一味追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是不现实的。

4、乙肝需要终身治疗

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但绝不是终身治疗。合理的治疗方案应该是有限的疗程,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科学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实现停药,而且停药后病毒仍旧受到持续抑制、病情不会反复。

慢性乙肝该如何调养

1、饮食调理

禁忌饮酒,宜饮清茶。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即使正常人长期饮酒也可导致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对于慢性乙肝患者,饮酒无异于雪上加霜,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诱发重型肝炎,导致肝坏死。

2、起居注意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熬夜等。肝炎活动期间要多卧床休息。

3、调畅情志

慢性乙肝患者常见的情志失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3.1、恐惧感

因为慢性乙肝属于慢性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长期发展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因此有的患者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3.2、忧虑感

主要是由于慢性疾病长期反复,经济负担加重或不能胜任工作,担心会传染家人、朋友等。

3.3、孤独感

乙肝属于传染病,很多患者由于担心传染给别人,不敢与其他人进行正常交往,日久天长会感到孤独无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