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护肝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甲肝,检查甲肝
2017-06-15阅读:964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甲肝检查项目
二、甲肝患者吃什么好
三、甲肝应怎样预防

甲肝检查项目

1、甲肝检查项目

对怀疑感染甲肝病毒(HAV)的患者可以进行如下检查以确定诊断:

1.1、血常规: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尔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1.2、尿常规:尿胆原和尿胆红素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肝炎的简易、有效方法,同时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1.3、肝功能检查:血清酶测定: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

2、甲肝的诊断依据

2.1、免疫学检查是甲肝的诊断依据:对甲型和乙型肝炎主要借抗原、抗体而确诊。丙型、丁型和戍型肝炎亦可根据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查,而加以确诊。

2.2、酒精、中毒及药物相关性肝炎,可结合有关病史加以诊断。

2.3、肝功能检查是甲肝的诊断依据:以谷丙转氨酶(GPT)为主,有两次以上异常。

2.4、流行病学:与肝炎病人有接触史,或有输血史。

2.5、症状和体征:突然出现恶心、厌食、腹胀、乏力、胁痛及发热、肝肿大、巩膜及皮肤黄染。

甲肝检查项目

3、甲肝的常见三种传播方式

3.1、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这是甲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叫间接传播。主要通过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用具和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入而感染。

近年来,发现甲肝患者中许多人有蓄长指甲的坏习惯,指甲长了,又不注意卫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长指甲数点钞票、剥削果皮、当牙签剃牙及摄取食物等,极易将病原体带入口内而感染上甲肝病毒。

3.2、水源传播。这是引起甲肝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多发生于暴雨和雨季之后,患者的粪便、唾液、呕吐物等排泄物因雨水的冲刷污染来周围环境,尤其是水源。

3.3、食物传播。主要是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特别是未经蒸煮就生吃的瓜果与蔬菜,或煮的半生半熟的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蚬子、哈蜊和毛蚶等。苍蝇和蟑螂也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

甲肝患者吃什么好

甲肝病人吃什么好呢!在甲肝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有些食物的禁忌,专家说常常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饮食调节的重要性,导致病情复发或者加重,对甲型肝炎病人不利的食物一般有辛辣和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不利于肝细胞的恢复,并可加重炎症反应。

通过大量的资料显示,以及专家们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专家们认为对甲肝病人吃什么好主要有以下一些:供给高蛋白、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饮食:应在病人食欲好转后选用。因甲型肝炎的患者肝细胞受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需要蛋白质进行修复,并增加免疫功能。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饮食。主要进食瘦肉、鸡蛋、鱼类、豆制品等。碳水化合的供给量不宜过多,主要选用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燕麦等制品。甲肝检查项目

每餐的进食量约为平日的七、八分即可。采用低脂肪饮食是因为脂肪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脏分泌胆汁的负担,影响病人的食欲,或引起病人恢复期脂肪肝。可选择的食物有牛奶、奶油和植物油类。

甲肝应怎样预防

1、管理传染病:早期发现患者并予以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共3周,患者隔离后对其住室及活动地方进行终末消毒,托幼机构发现甲肝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45日。

甲肝检查项目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尤其要管理好甲肝患者粪便,可控制甲肝流行,对共用餐具,饮水器具均应消毒,实行分餐制。

3、保护易感人群:对有与甲肝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胎盘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用量为0.02~0.05ml/kg,以注射为好,在接触后2周以内,预防甲肝流行的根本措施是广泛开展疫苗接种,国内应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培养,低温连续传代,获得HAV H2和和LA-1减毒疫苗株,并研制成减毒活疫苗,初步应用证明安全能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但产量有限,成本较高,国外对HAV灭活疫苗已批准广应用,国内对灭活疫苗及重组疫苗均进行了研究,在基因工程甲肝疫苗方面研制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