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疗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从“筋膜”看针刺效应机制
2022-09-30 23:13阅读:3054 中医杂志 收藏
一、筋膜的定义与功能
二、筋膜与人体经络腧穴的关系
三、筋膜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1、.筋膜与针刺“得气”

2、筋膜与针刺“近治作用”

3、筋膜与针刺“远治作用”

4、筋膜与针刺“镇痛作用”

5、筋膜与针刺能量学变化

四、筋膜神经支配与力学传导机制


肌肉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有弹性的薄膜,不仅包裹肌肉,还包覆着骨骼和内脏,这就是筋膜


解剖学认为,筋膜是一种结缔组织,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外至皮肤、内至脏器,形成一个完整的结缔组织框架。筋膜结缔组织间蕴含丰富的血管,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血液供应和充足营养物质。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网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的作用,而腧穴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有研究者提出,中医学的经络系统与解剖学的筋膜在形态分布和功能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腧穴的分布也多在结缔组织聚集处。那么,针刺效应与筋膜之间是否有联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筋膜的定义与功能

筋膜是一种胶原纤维结缔组织,为运动系统中的结缔组织和包裹器官的坚韧外膜,是全身张力传递的网络基础。筋膜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物质构成,在人体中发挥内部支撑框架的作用,人体筋膜通常分为浅筋膜、深筋膜和顶膜,此外,内脏的包膜也是筋膜的一种。


研究显示,当筋膜结缔组织得到充分拉伸时,会增强对组织损伤的修复力。当筋膜得不到充分拉伸时,筋膜层的滑动作用会下降,这意味着筋膜组织活动性下降,可能进一步导致筋膜组织僵硬、损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除了生理上对人体的影响,筋膜组织与人体心理状态也相关,如情绪压力会引发筋膜状态改变,引发身体紧张甚至疼痛。有研究利用细胞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以及肌肉和筋膜组织之间的关联,研究心理影像与筋膜间的关系,认为在筋膜引发的人体问题的治疗上,心理治疗也尤为重要。


筋膜的功能与人体生理病理关系密切。因此日常生活中需避免久坐,应适当做一些拉伸运动,并注意调节、舒缓自己的情绪,对防治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筋膜与人体经络腧穴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经络包括十四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以及十二皮部,各部分相互连接,沟通人体上下内外,运行周身气血,把人体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筋膜系统与中医经络腧穴实质关系密切,其中“穴位”的本质被认为是筋膜上含有丰富神经感受器和活性细胞且可以在接受刺激时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位置,在针刺手法操作时可以牵动较大范围筋膜的结构。“经脉”则为“穴位”之间连接的筋膜结构或在筋膜上接受神经信号传入的结构,而筋膜结缔组织是针灸或者运动疗法的作用部位,这奠定了基于筋膜学理论研究经络腧穴本质的基础。


深入到细胞层面上来说,胚胎时期未分化的间充质是筋膜的起源物质,目前发现的结缔组织细胞的组成以未分化的潜能细胞为主,其中最多的是成纤维细胞;腧穴通过神经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然后将各种刺激信号转换为神经冲动,成纤维细胞在这一机械信号生物转换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有学者通过研究人体系统生物电传导阶段发现,包裹肌肉的筋膜中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与肌肉走行方向相同,分散到筋膜上的生物电能只能在本肌肉束的筋膜上传导,而且只能比较稳定地纵向传导,说明筋膜对生物信号电传导的作用明显且稳定。此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经络传导冲动信号的观点,同时说明经络本质与筋膜的关系十分密切。

筋膜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1.筋膜与针刺“得气”

“得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针感”,酸、麻、胀、重等均是针刺患者的主观感觉。有研究者认为针刺刺入人体组织,在不同的解剖层次中所产生的针感不一样,而筋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刺在皮肤层,针感主要表现为“痛”;针刺在皮下浅筋膜层,针感主要表现为“胀”,并可朝着一定方向传导;当针到达深筋膜层时,针感主要表现为“重”;而刺入肌肉层时,针感表现为“酸”;当针刺入骨膜层,则表现为“剧痛”。上述每一层解剖中均有神经及血管分布,当针触及血管时,针感表现为“痛”,当针触及神经时,针感表现为“麻”,并可以沿着神经循行方向传导。


运用超声介入观察针刺内关穴“得气”与周围解剖组织的关系,结果显示针刺入内关穴时,得气感与肌肉筋膜关系密切,而筋膜组织越丰富,得气感则越强烈。运用高频肌骨超声技术动态观察针刺人体足三里穴“得气”的过程,对针刺“得气”时针体所接触到的穴位局部组织结构以及周围组织进行客观描述,结果显示针刺过程中,“得气”感最强位置是肌筋膜旁及筋膜集中处,说明筋膜层是针刺足三里穴时“得气”感最强的位置。上述研究结果均说明针刺得气与筋膜的存在与其数量有密切联系。


关于衡量针刺得气感大小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与针刺捻转或者提插手法导致的牵拉刺激到筋膜量的大小有关,并且关系可能成正比。有学者认为在针刺捻转的过程中,组织内的胶原蛋白纤维会缠绕针体,激活离针几厘米远的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使成纤维细胞横截面积增加,激发更强的生物学反应,使患者针感增强,但纤维组织缠绕针体会有一个极点,此时成纤维细胞横截面积最大,针感也最强。

2.筋膜与针刺“近治作用”

近治作用指的是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处局部位置及邻近组织或器官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腧穴具备的共同功用特点,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及”。当针刺入穴位时,通过不同的行针手法,穴位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纤维缠绕针体,以此影响周围成纤维细胞的激活与转化,达到修复组织损伤的作用。我们认为上述机制发生过程中,对于局部产生针刺效应最为重要的作用是“牵拉”,作用的力的大小很可能取决于牵拉的方向与程度,这涉及“滞针”的概念。


有研究显示,针灸效应的产生与穴位区域反应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不同时间点的针刺对穴位区域局部成纤维细胞骨架重塑有不同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时间点对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具有差异,提示穴位局部反应性的时间差与穴位成纤维细胞的重塑有关,而成纤维细胞重建过程可能是穴位局部反应的基础之一,这很好地体现了针刺腧穴的“近治作用”。而有学者认为肌筋膜触发点表现为肌纤维的持续性收缩、粘连,治疗手段之一是对病变的肌筋膜进行牵拉,单向捻转的牵拉作用有松解粘连和延长挛缩的作用。


不可否认,筋膜与针刺局部效应产生机制密切相关,尤其是当超声以及其他测量技术介入后,针刺刺激局部所产生的效应更加可视化。从筋膜理论探讨针刺近治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如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后,如何修复受损组织,其中涉及哪些信号通路,产生哪些信号因子,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探索方向。

3.筋膜与针刺“远治作用”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指的是腧穴的“远治作用”,这是根据经脉连接传导的功能决定的。关于针刺腧穴所起到的远治作用与人体筋膜组织的联系,我们认为,筋膜是遍布全身,包裹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的一张“大网”,并形成一个统一的总体。针刺穴位时产生远治作用,是因为针刺局部的穴位,刺激并牵拉到穴区筋膜,由于穴位筋膜滑动,同时带动远部筋膜的滑动,远部成纤维细胞被激活,达到“气至病所”的治疗作用。


有国外学者研究下肢伸展对颈椎活动范围的潜在远程影响,分别对受试者腓肠肌和股四头肌进行了3次30秒的静态拉伸,结果显示,拉伸后受试者颈部活动度均较拉伸前提高,并认为人体骨骼肌和纤维结缔组织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肌筋膜链网络系统,当下肢拉伸,局部筋膜滑动,可带动颈部筋膜的滑动,从而增加颈部活动度。筋膜结缔组织富含神经纤维,针刺局部产生相关刺激信号传导与筋膜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刺局部穴位牵拉远部筋膜滑动的理论与针刺“远治作用”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4.筋膜与针刺“镇痛作用”

有学者指出深筋膜被认为是疼痛发生的根源位置之一,当其处于病理状态时,通常会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筋膜的“纤维化”和“密度化”通常用来解释筋膜状态改变与疼痛的关系。“纤维化”是类似于瘢痕形成的过程,即当筋膜结缔组织长时间得不到拉伸,局部粘连过多而成,这反映了组织不断修复或反应的过程,它可以降低相关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密度化”是指筋膜密度的异常增加,可改变筋膜的性质而不改变筋膜的一般结构。“纤维化”或“密度化”均与疼痛的产生密切相关。


在筋膜中发现神经纤维是目前解剖学的一大进展,研究显示,部分神经可在通往肌肉或皮肤的途径中穿过筋膜层。超声波技术的介入使穿过筋膜层的神经得以被清晰发现,并帮助检测这些神经和疼痛产生的关系。上述研究表明,筋膜与疼痛产生的关系密不可分,筋膜对疼痛的敏感性甚至可能不低于肌肉。


有学者基于筋膜学理论对针刺镇痛进行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靶点(痛点、阿是穴、压痛点、激痛点和筋结病灶点)的治疗,松解相关的筋膜链,再由筋膜链的传导作用恢复人体结构平衡。另有研究者研究了筋膜结缔组织与针灸效应发生的关系,认为当针体捻转后,筋膜内的成纤维细胞被牵拉,导致其进一步激活、扩散及增加横截面积,其中对于疼痛的影响可能是因为成纤维细胞被刺激牵拉过程中可放松局部组织紧张状态,并产生一种具有镇痛效应的ATP信号分子。

5.筋膜与针刺能量学变化

腧穴是能量聚集和释放的场所,经络是能量传导与转移的通道,而针刺的过程是能量输入的过程;当腧穴接收到一定刺激时,开始聚集或释放能量,然后通过经络线路传导能量变化的信号,从而发挥治病的作用。穴位是筋膜支架上富含神经感受器和活性细胞而能接受刺激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位置,这与穴位是能量聚集点的观点一致,正因为穴位是能量的聚集点,故其更能接受刺激产生较强的生物信号。


从“得气”角度分析,得气与否及其程度大小,与患者状态、身体素质以及医者操作手法密切相关,当患者状态较差时,筋膜系统支持功能细胞作用下降,腧穴能量低下,针刺所能激发的信号较低,则不容易得气。医者的针刺捻转或者提插手法与牵拉刺激到筋膜量的大小相关,也与得气的产生,即患者局部产生能量信号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而筋膜中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可能是针刺能量转换的重要环节,如前所述,针体在刺入、捻转的过程中,组织内的胶原蛋白纤维会缠绕针体,激活离针高达几厘米的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增加纤维细胞横截面面积,可激发更强的生物学反应,但纤维组织缠绕针体会有一个极点,也就是“滞针”点,这很可能是针刺能量转换最大的点。

筋膜神经支配与力学传导机制

基于上述观点,筋膜很可能是针刺效应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筋膜组织越丰富,所取得的针刺效应也越强。而对于针刺效应产生后向四周或沿着经络方向传导的过程,筋膜也很可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认为这与筋膜神经支配及其力学传导机制有关。


筋膜中富含游离神经末梢,是伤害感受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筋膜组织的神经支配是由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控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来实现的,目的在于为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内环境。除此之外,筋膜还作为一种膜结构贯穿整个身体并维持基线张力,在传导机械拉伸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


筋膜的神经支配与力学传导机制可使机体更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与针刺效应尤其和针感的产生及传导有着重要联系。针感的产生与传导因针刺深度不同而不同,每一层组织所富含的游离神经末梢与伤害感受器亦不同,而无论是深筋膜还是浅筋膜都受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故针刺至筋膜层后所得到的针感较快,且向四周放射样的麻电感也较强。


虽然目前对于针刺效应传导与筋膜的关系研究较少,但基于筋膜的神经支配与力学传导机制以及针刺效应产生与机体不同层次组织的关系,我们认为,筋膜很可能是针刺效应传导的重要途径与载体,这也是我们今后所要探索的方向。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