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老年人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老年病变的特点
2个月前阅读:595 学员编辑 收藏


亚太地区老年学会将60岁以上规定为老年人,60~69岁为老年期,70~89岁为高寿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人自有生,必有经老至衰到死亡的过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怎么预防疾病,保健养生,就越来越受到群众关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年六十,阴萎,阳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矣。”由此可见,古今都一致认为,人在40岁以后逐渐出现生理上的老年性变化,60岁以后老年性变化明显突出。


小儿是以14岁为界限,小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各器官及功能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适应能力、调节能力、防御能力等各方面都相对不足,是容易患病的时期。老人是以60岁为界限,老年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脏腑脆弱,形气削减,各器官及功能都处于老化衰退阶段,其适应能力、调节能力、防御能力等各方面也明显衰退,也是容易患病的时期。这一时期如果调养不当,在老年前期就容易患病。因此,老年病的范围应扩大到老年前期所患的病症。也就是说45岁以上,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骨骼、器官老化,适应、调节、防御能力低下而产生的病症都属于老年病,都可按老年性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行诊疗、防治。


根据老年前期、老年期病变的发病特点,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老年病的病变规律可归纳为“三纲”:即平衡失调为纲,升降失调为纲,和谐失调为纲。在其防治方面宜做到“五常”,即:常合理膳食、常适量运动、常心情舒畅、常学习交流、常检查治疗。


今天这篇文章里,我们就先来谈谈老年病变的特点。


老年前期、老年期的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阴阳平衡失调、心理平衡失调、动作平衡失调、生化平衡失调四个方面。


平衡失调

 1.阴阳平衡失调


人之阴阳处于相对平衡,才健康无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千金翼方》又云: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人从老年前期开始,阴阳平衡失调就开始变化,至老年期平衡失调就更明显。阴阳平衡失调日久可产生疾病,患病日久也可导致阴阳平衡失调。


阴阳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自然界的阴阳更迭不协调。阳盛阴虚者常耐冬不耐夏;阴盛阳虚者常耐夏不耐冬。二是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阴盛则阳虚,阳盛则阴虚。常见的阳虚有心阳虚、肝阳虚、脾阳虚和肾阳虚。常见的阴虚有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脾阴虚和肾阴虚,还有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等。


阴虚者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尿后余沥不尽、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五心烦热、两颧潮红或大便秘结、口苦咽干,舌红少苔,或光亮如镜,或苔薄黄,脉细数。阳虚者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尿后余沥不尽,或夜尿频频,性欲减退或阳痿早泄,白发脱发或过早掉牙,耳鸣耳聋、畏寒肢冷、腰膝软痛,舌质淡红或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津液日见亏损,无论是生理性亏损或病理性亏损,都会导致老年人的阴精或阳气处于低水平状态和失衡状态。也就是说,老年人无论先为何脏的阴亏,最后都会导致肾阴亏虚。无论先为何脏的阳虚,最后都会导致肾阳亏虚。阴虚日久,必损及阳,阳虚日久,必损及阴,阴虚不能养弱阳,阳虚不能养弱阴,最终结局是阴阳失衡,阴阳俱虚。所以,老年人单纯的阴虚和单纯的阳虚证较为少见,往往是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最后是阴阳俱虚。治疗也要阴阳并补,或阴阳平调,才能使阴阳趋于相对平衡。


2.心理平衡失调


据《养老奉亲书》云:“老人之性,孤僻易于伤感,才觉孤寂,便生郁闷。” 指出人至老年期,体力衰退,对情绪调节能力显著降低,易产生心理上的平衡失调。

心理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情感不稳定,有的老年人一旦患病后,或说同事或朋友、家人患急危重病、难治病,会对疾病产生恐惧感,害怕自己的病加重,自己也会患别人一样的急危难治病,从而产生衰老感,甚至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


老人在职时人缘很好,工作繁忙,事业有成,退休后突然一下子闲着无事,门庭冷落,尤其看到在位的人荣誉风光等等,就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老人从昔日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或丧偶,或子女长大成家分居,或子女离开身边发展事业,或远离家乡出国深造,家中出现空巢现象,就容易产生孤独感。


心理平衡失调还表现在情绪的不稳定。老年人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脑功能逐渐减退,机体抵抗力低下,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改变等诸方面的影响,情绪容易产生变化,失望、消极、自卑、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多猜忌、长吁短叹等情绪不佳的症状容易表现出来。兴趣、爱好减少,一遇重大刺激时,情绪的反应特别强烈,难以抑制,往往因此而犯病或原有病情加重。


在老年前期,由于社会变化,人事制度改革等造成有下岗、失业、解聘、落聘,社会竞争造成的晋升晋级不顺,或生意经营惨淡,股市行情不佳、失利,或家庭纠纷,与子女不合、夫妻不睦、离异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心理难承受,也会造成情绪不稳定。


心理平衡失调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最容易导致的疾病是抑郁症,患者和家属都为之而苦不堪言。国外有报道,抑郁症发病率为6%~7%,还有资料表明老年抑郁症引发躯体疾病者达32%~50%。《古今医鉴》指出: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后,变病多端。即是指此而言。


3.动作平衡失调


《黄帝内经》中论述:人至老年,五脏皆衰,盘骨懈坠……身体重,行步不正,还言及四十岁“好坐”,六十岁“好卧”,邪气侵犯人体而形成的“偏枯”等,都是老年人动作平衡失调的表现。常见的老年人动作平衡失调的疾病可见退行性骨关节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帕金森氏病、小脑萎缩等。


4.生化平衡失调


中老年最常见的是血脂增高、血糖增高、血黏度增高、血尿酸增高,这些都是由于内分泌素乱,代谢能力下降,加之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造成的。若长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稠度、高血压,可引起早衰老、早得病、早残、早死亡。


升降失调


气是人体功能运转的基本形式,人体的各组织器官都以“气”的形式进行运转,这种运转形式名曰气机。具体表现在各脏腑的功能和协调方面。气机有升有降,一般心肺、肝胃的气机宜降,脾、肾的气机宜升。反之为心火(气)上炎,肝失疏泄,肺失宣降,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等均可产生病变。在中老年疾病中,气机升降失调表现尤为突出。


当升者不升,脾气下陷或脾气虚者表现为五更泄、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泄泻、便秘、脱肛、内脏下垂等;肾气虚者为老年前列腺肥大、性功能障碍、性冷淡、尿失禁、甲状腺功能减退、浮肿等;肾不纳气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当降者不降,若肺气不宣降则表现为老慢支、肺心病、水肿病等;肝气不降为眩晕、中风、高血压等;胃气不降则引起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便秘等;心肾不交则会出现水肿、失眠、早醒及睡眠障碍等。


和谐失调


老年病的和谐失调主要表现在与自然界的和谐失调与气血的和谐失调两个方面。


1.与自然界的和谐失调


《黄帝内经》上指出:“人与天地相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要和谐相处。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阴阳更迭变化,人生存在自然界就必须顺从这一变化,人才能健康无病或少生疾病,即使生病也能很快调理痊愈,若违背了这一规律,会直接影响健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年老之人,脏腑脆弱,既阴精亏损又阳气不足,自身阴阳平衡失调,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难以和谐统一,便会产生疾病。临床中常见,每当季节变换时,尤其是在冬季,老年人极易感冒并继发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旦有流行病流行,老年人也是首当其冲,这就是老年人脏腑弱、功能衰退、抵抗力低下、自身阴阳平衡失调与自然界难以协调的缘故。


2.气血的和谐失调


“气”为功能活动,血为有形物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和谐即功能与物质的协调统一。《张氏医通·诸血门》 说:“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因气属阳,血属阴,老年人阴阳平衡失调,气血也因之而不协调。如气虚血瘀证,因阳气虚衰、胸阳不振、寒凝气滞、血行不畅的胸痹,日久则寒凝心脉、瘀血阻滞而为心痛。或中风后阳气亏损、瘀血阻滞而半身不遂。如血瘀气滞证,因外伤或久病入络,瘀阻络涩,清气清窍被扰而头痛。或气血逆乱证,是气与血并走于上,上冲于脑而致中风等,这些都是气血不协调而形成的病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