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喷嚏打不停!鼻塞又流涕!过敏性鼻炎这样治
2025-03-20阅读:434 学员编辑 收藏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却也到了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出现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过敏性鼻炎尚无法彻底治愈,临床常用的抗组胺药、白三烯制剂等,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容易反复,且易导致嗜睡困倦、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鼽嚏”等疾病范畴,中医药治疗不但能有效改善症状,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且疗效持久稳定,毒副作用较小。


本病多由肺、脾、肾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降低所致。临床常分为肺脾气虚、营卫不和,肾虚肺热、风邪犯肺,肝胆郁热、风邪袭表三种证型进行论治。


- 肺脾气虚、营卫不和 -


临床表现:鼻痒,喷嚏频作,清涕量多,或鼻塞,或嗅觉减退,伴畏风怕冷,自汗,气短懒言,肢倦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或沉无力。每遇寒冷、花粉、粉尘等刺激而反复发作。


治法:补益脾肺、调和营卫


方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

方中黄芪甘温,大补脾肺之气,白术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协黄芪以益气固表实卫。桂枝、生姜、防风辛甘温,辛能解肌,甘能实表,辛甘发散助卫阳而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风邪;白芍、甘草、大枣酸收甘缓,益阴敛营而摄养津气。生姜、大枣甘辛相合,补益营卫而行津液。诸药配伍,卫气营血并行而不悖,刚柔相济以相和,使风邪得除,肌腠宣通,津液布化,则症状自消。临床上如见鼻塞、清涕遇寒明显者,常加白芷、苍耳子、辛夷等祛风散寒,宣通鼻窍。如见鼻痒或目痒明显者,常加蝉蜕、升麻透邪解表,祛风止痒。


- 肾虚肺热、风邪犯肺 -


临床表现:鼻痒,鼻塞,喷嚏阵作,或见鼻腔干燥或灼热,伴见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腰脊酸痛,膝软无力,足跟疼痛,耳鸣,舌稍红少津、苔白,脉细或细数,且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此证多见于阴虚体质或罹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者,长期用激素致阴虚内热,复感风邪。


治法:滋阴泻火、疏风和营


方药:自拟荆防桂芍地黄汤加减

六味地黄丸方药配伍意在滋补肾肝脾之阴且重在补肾阴,泻湿浊而降相火。在六味地黄汤基础上再加荆芥、防风辛甘微温,疏风解表,桂枝、白芍辛甘酸温,理血和营。诸药合用,达滋阴泻火,疏风和营之效。若见潮热盗汗、口干咽痛、溲黄尿痛等阴虚火旺明显者,加知母生津润燥,黄柏清泻相火;如风邪夹杂相火灼伤脉络,血液妄行而成鼻衄者,加连翘、白茅根清热凉血;如见鼻痒、目痒等风热表现明显者,加蝉蜕、僵蚕疏散风热,透邪止痒。《痰火点雪》言:“益水者,即所以清金也。惟水足则火自平而金自清,有子令母实之义也”,提示补肾可益肺,荆防桂芍地黄汤即体现了治肾以治肺之理。


- 肝胆郁热、风邪袭表 -


临床表现: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或浊黄涕,鼻塞,伴有目痒、耳痒、口苦咽干,心烦,小便黄,大便结,舌稍红、苔白黄相间或微黄,脉弦滑或略数。


治法:清利肝胆、疏散风邪


方药:清空汤加减

清空汤出自李杲《兰室秘藏》清空膏 (羌活、防风、川芎、黄芩、黄连、柴胡、甘草)。此方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在临床中可治疗肝胆郁热、风火上扰所致的临床诸症。方中柴胡、黄芩合用,和解表里,透散清泻少阳经热邪;羌活、防风辛散上行,祛风通络;川芎入厥阴少阳,功能祛风活血行气,与柴胡相伍,入肝搜风;常用连翘替换原方中的黄连以疏散风热,清上焦风热之邪;甘草缓急调中,调和诸药。临床上如见喷嚏频作、鼻塞清涕严重者,此为风邪势盛,常加荆芥、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透邪散风;鼻痒、目痒者,常配伍蝉蜕、僵蚕祛风止痒;清涕转黄,口干咽痛者,常配伍蒲公英、升麻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目赤肿痛、耳痒者,此为风邪夹杂肝胆郁火炽盛,常加蔓荆子、龙胆、车前草等清利头目,清泻肝胆。



患者,女,12岁,2017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喷嚏、流涕反复发作近3年。


现病史:2015年春季出现晨起或晚上喷嚏阵作,鼻塞流涕,伴咽痒、鼻痒、耳痒,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其后每于春季反复发作。过敏史:食用羊肉、接触猫毛过敏。


刻下症:晨起或晚上喷嚏阵作,鼻塞、鼻痒、流清涕或浊涕,时睡中憋醒,目痒,耳痒,鼻衄,口干苦,偶有头痛,面黄,下眼睑色暗,大便干、二三日一行。舌淡红稍紫胖、尖红,苔白黄相间,脉弦滑。


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肝胆郁热、风邪袭表证)。


治宜清利肝胆、疏散风热,以清空汤加减。

处方:川芎12 g,北柴胡15 g,黄芩15 g,连翘15 g,桔梗10 g,荆芥15 g,防风12 g,羌活12 g,黄连6 g,蔓荆子15 g,蝉蜕15 g,苍耳子10 g,牛蒡子10 g,当归20 g,甘草10 g。14剂,2日1剂,水煎分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2017年4月1日二诊:鼻衄鼻塞、流涕不显,睡中憋醒与头痛未作,鼻痒、喷嚏及耳痒、目痒、口干苦等症明显好转,便干稍好转、两日一行,睡眠不实。舌淡红胖、苔白黄相间,脉滑。处方:荆芥15 g,防风12 g,川芎15 g,升麻10 g,连翘15 g,桔梗10 g,蝉蜕15 g,白芷15 g,桂枝10 g,白芍15 g,牛蒡子10 g,当归20 g,柏子仁15 g,甘草10 g。20剂,2日1剂,煎服法同前。


2017年5月13日三诊:鼻痒喷嚏、耳痒、目痒、头痛、睡眠不实、口干苦均不显,大便通畅、日1次。期间感冒1次,偶有左侧头痛,乏力,面黄,下眼睑暗。舌偏淡胖、苔白,脉滑。处方:黄芪30 g,麸炒白术20 g,防风12 g,荆芥15 g,蝉蜕15 g,柏子仁20g,茯苓20 g,桔梗15 g,川芎15 g,当归20 g,陈皮12 g,甘草10 g。15剂,2日1剂,煎服法同前,巩固疗效。


其后两年春季稍有反复,复以清空汤加减调理而愈。2021年5月17日,患者因其他疾病就诊,询问变应性鼻炎情况,患者诉2019年至今未再发作。


按语:患者鼻炎反复发作,为风邪内伏少阳肝胆,感受外风,内外相引所致。肝胆经都循行咽喉,少阳肝胆风热故见目痒、耳痒、咽痒,少阳风热侮肺则涕多。肺气壅滞甚,清浊混乱则鼻塞、甚则时有睡中憋醒。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阳明大肠经则便干。风火上扰则头痛。面黄,下眼睑色暗为素体脾虚湿盛血亏所致;舌淡红稍紫胖、尖赤,苔白黄,脉弦滑也为肝胆风火、脾虚湿盛的表现。处以清空汤,加连翘、荆芥加强疏散风热兼发少阳相火之郁;桔梗调畅气机,载药入肺;蝉蜕、牛蒡子、蔓荆子、苍耳子疏散风热而解痉挛,宣通鼻窍并润肠通便;面黄血虚加当归以补血。


二诊鼻衄鼻塞,流涕、舌尖红不显,睡中憋醒与头痛未作,鼻痒喷嚏、耳痒、目痒、头痛、口干苦好转,仍有便干、面黄、下眼睑暗,睡眠不实,舌淡红胖、苔白黄相间,脉滑。此为肝胆风热势减,去北柴胡、黄芩、羌活、黄连、蔓荆子、苍耳子,兼见脾虚血亏湿盛,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升麻、白芷透邪散风,宣通鼻窍;柏子仁养血安神兼润肠通便。


三诊鼻炎症状不显,偶有左侧头痛,伴乏力、面黄、下眼睑暗,舌偏淡胖、苔白,脉滑,提示仍有肝胆风热余邪留恋,脾湿气血亏虚,去连翘、牛蒡子、升麻、白芷、桂枝、白芍,加黄芪、炒白术与防风取玉屏风散意,同时合当归以益卫固表、补益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加陈皮、茯苓理气渗湿。


此例患者病机以肝胆郁热、风邪袭表为主,兼见脾虚血亏湿盛,初以清空汤加疏散风热之品遏制肝胆风火以治标,继合玉屏风散及健脾除湿之品益卫固表,标本同治而取得显效。因风邪伏于肝胆少阳膜原,邪气一时难以祛除,外邪引动易反复发作,故其后2年春季时有反复,仍以清透肝胆、疏散风邪方药进行调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经方联合,赶走抑郁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