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油,桐油的药用,桐油的副作用
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草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桐油,桐油的药用,桐油的副作用
2017-03-04阅读:940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桐油的药用价值
二、桐油的副作用
三、桐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桐油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

2、用于什么病症

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

3、用法用量

外用:涂擦、调敷或探吐。

桐油的药用价值_桐油的副作用

桐油的副作用

1、副作用

桐油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桐油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桐油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桐油的药用价值_桐油的副作用

桐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桐油的药用价值_桐油的副作用

1、出自:《中药大辞典》。

1.1、别名:桐子油(《纲目》)。

1.2、药材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所榨出的油。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1.3、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1.4、性味归经:甘辛,寒,有毒。

1.5、化学成分:从油桐子热压所得的桐油,是一种干性油(碘价157~170),以高温(200~250℃)加热,可因自行聚合而成凝胶,甚至完全固化。此特殊性质是由于其主要成分α-桐油精的聚合,这是其他干性油所未有的特性。桐油含α-桐酸83%和三油精15%。比较详细的数据:桐油的混合脂肪酸含α-桐酸74.5%,亚油酸9.7%,油酸8.0%,饱和脂肪酸3.3%,不皂化物0.1%。又一资料:α-桐酸77%,亚油酸10%,油酸9%,饱和脂肪酸4%。α-祠酸分子中含有三个共轭双键,故有多种几何异构体。在饱和脂肪酸中有硬脂酸和棕榈酸。桐油含维生素E及角鲨烯。又含植物甾醇、戊聚糖及几种蛋白质。桐油的毒性成分,桐酸是其一,但还夹杂着油桐子中的有毒皂素等毒质(参考“油桐”条)。又热桐油上发生的气体,与皮肤接触能引起急性皮炎。

1.6、功能主治: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

1.7、用法用量:外用:涂擦、调敷或探吐。

《本草拾遗》:摩疥癣虫疮,毒肿。

《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宣水肿。

治脚肚风疮如癞:桐油、人乳等分。扫数次。(《濒湖集简方》)。

治酒齄赤鼻:桐油入黄丹、雄黄敷之。(《摘元方》)。

治冻疮皲裂:桐油一碗,发一握。熬化瓶收,每以温水洗令软,敷之。(《救急方》)。

解砒石毒:桐油三升灌之,吐即毒解。(《华佗危病方》)。

《纲目》:涂胫疮、汤火伤疮;吐风痰喉痹,及一切诸疾,以水和油,扫入喉中探吐。

治血风臁疮:㈠胡粉(煅过,研)、桐油调作隔纸膏贴之。㈡船上陈桐油石灰(煅过)、人发(拌桐油炙干)。为末,仍以桐油调作膏,涂纸上,刺孔贴之。(《简便单方》)。

治慢性溃疡:桐油、鲜桑白皮适量。捣烂,敷于创面,干后再换,直至痊愈为止。(《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