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松,乔木,高8-10米,稀高达25米,生于湿生环境者,树干基部膨大成柱槽状,并且有伸出土面或水面的吸收根,柱槽高达70余厘米,干基直径达60-120厘米,树干有扭纹。生于多水立地时树干基部膨大,常成柱槽状,耐水湿,为阳性树种,除盐碱地外在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幼苗时期主根发达,10多年后主根停止生长,侧根发达,种子在天然状态下不易萌发。幼苗或幼树期间需要较充足的阳光和肥沃、湿润的土壤。花期2~3月,球果9~10月成熟。木材实用价值大,可栽于河边、堤旁,作固堤护岸和防风之用。树形优美,可作庭园树种。可作药用。为中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广州珠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及闽江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广东东部及西部、福建西部及北部、江西东部、四川东南部、广西及云南东南部也有零星分布。此外南京、武汉、庐山、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广州。
1、富含物质
刺松藻藻体含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甘露聚糖(mannan)、淀粉型多糖(starchtype polysaccharide)和水溶的硫酸阿拉伯半乳聚糖(sulfated arabogalactan)。又含3种水溶性砷化物:1-甘油磷酰基-2-羟基-3-[5-去氧-5-(二甲基胂基)-β-呋喃核糖氧基]丙烷
2、功效作用
利水消肿;杀虫解毒。主水肿;蛔虫病;中暑;小便不利。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
3、临床应用
1、《本草经集注》:疗溪毒。
2、《本草拾遗》:主水肿,催生。
水松的价格约为暂时未知。
刺松藻 藻体深绿色,复叉分枝,呈扇状,长10-30cm,海绵质。分枝直径1.5-3mm,上粗下细,枝端钝圆,腑间狭窄。固着器圆盘状或皮壳状。整个藻体为一分枝很多、管状无隔膜的多核单细胞组成。气微腥,味微咸。
水松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