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有清一代著名之丹道学家言及清净丹诀者:先有朱元育、刘悟元、閔小艮、后有李涵虚、黄元吉,此数人学养俱深,亦……
有清一代著名之丹道学家言及清净丹诀者:先有朱元育、刘悟元、閔小艮、后有李涵虚、黄元吉,此数人学养俱深,亦各自有名山之著流传於后世。朱有《参同》及《悟真阐幽》;刘有《道书十二种》;閔有《金盖山古书隐楼藏书》;李有《三车秘旨》、《道窍谈》、《东来正义》、《无根树词註》、《黄庭内外景经註》、黄有《道德经精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均极具水準。
争奈丹经术语繁多,实非一般人所能深入瞭解。尝见当代有些学者对黄元吉之《道德经註》及《乐育堂语录》作整理詮释,可惜彼等於玄关妙諦之前后层次混淆不清,阅之令人輒起以盲引盲之嘆。今特试论《精生玄关》与《气动玄关》之真义如下:
玄关意涵
黄元吉书中屡言混沌一觉,太极开基,此即是陈攖寧先生所说玄关之所在。盖玄关云者,昔张三丰曰: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黄元吉曰:神气相依,则玄关之体已立;陈攖寧曰:神气相摶,则玄关之体已立。可见只要神气合一,即可称为玄关。若混沌一觉,子母分胎,则谓之玄关窍开。故白玉蟾曰:忘机绝虑为生杀,念头动处为玄牝。(按:黄元吉先生对前句有二种解释:一为沐浴,一为玄关。)(孤峰外史按:此二句中,前一句是描述玄关之体,后一句是形容玄关之用。因白真人已将卯酉沐浴、刑德临门之意表明於以真气薰蒸为沐浴、以息念为养火二句,文意方不重复。忘机绝虑指玄关神气合一之静,念头起动处是窍开,子母分胎之动。)
下手方法
丹道修炼必须从神气下手,此固不待言。但如何下手?其实凝神调息,心息相依,八个字就是关键。至於息如何调?神如何凝?此处不及细说。陈公曾谓调息之法三丰最详,安神之论,广成最精。 (见孙不二女丹诗註)..其餘陆潜虚《三藏真詮》所载亦可玩索。
玄关层次
若论玄关之层次,应以李涵虚之分最详备。但玄关之内容,则以黄元吉之言最清楚,盖黄氏将之分为精生与气动之玄关,玄关窍开之前必有一段神气合一、混沌不分之时,迨混沌一觉,乃称玄关窍开。一般学者无法分辨,遂至死於句下。更有学者因见黄氏云:炼精化气时有精生之玄关,炼气化神时有气动之玄关之语,竟误会此二者即是三炼三化中之初关中关功夫,此乃不明其窍奥之故耳!夫望文生义,依文解义乃常人易犯之过失,所谓鷦鷯已翔於玄冥,而弋者犹视乎渊泽者也。
初者精生之玄关,乃指混沌一觉,阴蹻气萌之谓。此时无河车可运,无周天可行..只因关窍尚未开耳。只可收入中黄正位,若从混沌中来者精为真精。如未混沌则无药,若已混沌而未神气合一,斯为药嫩。若一觉之后,復觉他事,则为药老。 (按一般说法,.阴蹻气萌并非药物,只名微阳耳!)然亦有阴蹻之气未萌者,自当从此凝神入气穴,以期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再候混沌一觉矣!
次者气动之玄关,乃是继精生之玄关而后產生者。 (按程序而言,.此气动尚发生在开关展窍之后也。).盖精生之时,即宜摄回中黄正位,以与离宫灵液两相配合,神气融成一片,宛转於丹田中,悠扬活泼,则吾身灵气与天地外来之灵阳不知不觉合而为一。 (按《性命圭旨》谓之呼吸相含,神气相抱,结为丹母,.镇在下田,.外则感召天地灵阳之正气,内则擒制一身铅汞之精华 ,久则神气归根,性命合一,而大药孕於其中。李涵虚称之为坎离交 ,海印子称为:外则乾坤会合,内则坎离交姤。.说法不同,其实一致耳!).混沌之中,忽然一觉,真机自动,时至气化,药產神知。此即气阳生,乃伍柳派所谓小药產,真种生。功夫原须从混沌一觉而来,若玄牝未大交而採、谓之药嫩;已大交、犹不急採,则是药老。
一刻之中亦有三炼三化
黄氏语录中所言:炼精化气时有精生之玄关,炼气化神时有气动之玄关。一般研究黄氏丹诀者均误会此炼精化气与炼气化神之真义,认为该二化属於初关与中关,殊不知丹道有所谓:静功在一刻中,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见:张三丰炼丹火候说)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件功夫一时可到。 (黄元吉曾言及之)此与整个修炼过程中之三关有别焉。
再者精也者,即黄元吉所谓微阳,李涵虚称为元阳,一般通称为阴蹻之气。阴蹻气萌摄回,久积则成后天真气,用以开关展窍,李谓之第一件河车者是也。
至於气也,.即伍柳派及黄元吉所谓小药,或称外药;李涵虚则名为后天中之先天者,自宜採之归炉封固,升降沐浴,李谓之第二件河车者是也。
气动之玄关仍属炼精化气初关,并非炼气化神中关。学者未经明眼人指示,见语录如此记载,遂师心自用,致有此谬焉!
应知气动之玄关,即命阳生。此时身体泰然,酥软如绵:琼鐘一扣,玉洞双吹,即当採药归炉,运行河车。柳华阳曾举古人诗曰:
奇哉怪哉!
玄关顿变了,似妇人受胎。
呼吸偶然断,身心乐容腮.。
神气真混合,万窍千脉开。
黄元吉亦举此诗为形容,乃学者疏忽,竟不知其属何阶段之功夫耳!
小编导读:玄关一词在传统气功中,尽管各功门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但都认为是修大道所必备的。所谓玄即深远广大之意,关即……
玄关一词在传统气功中,尽管各功门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但都认为是修大道所必备的。所谓玄即深远广大之意,关即门户之意,连结两字即通往大道的门户。李道纯称玄关为“至玄至妙之机关”。各门派对玄关的称谓不同,故名目繁多。《性命圭旨》中说:“道之玄教曰: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生身处,复命关;金丹之母,玄关之窍,凝结之所,呼吸之根;甲乙坛,戊巳户;心源性海,灵府灵台;蓬莱岛,砂鼎,偃月炉,神室气穴,土釜谷神,灵根把柄,坎离交媾之乡……”又说,“修真之士诚能如此一窍,则金丹之道尽矣……前辈指为先天主张、万象主宰、太极之蒂、混沌之根、至善之地、凝结之所、虚无之谷、造化之源、不二法门、甚深法界、归根窍、复命关、中黄宫、希夷府、总持门、极乐国、虚空藏、西南乡、戊巳门、真一处、黄婆舍、守一坛、净土西方、黄中正位、这个、神室、真圭、黄庭……种种异名,难以悉举。”
各功门都难以说出玄关之所以然,唯有从师学习,反复熏染、印证,而后知其要。征得玄关之境后,则进入了修行根本大道的坦途。故前人反复强调“玄关大道,难遇而易成,而见效迟;旁门小术,易学难成,而见效速。”这里所说的“难遇易成而见效迟”是说玄关大道少有知者,一旦得到它(指征得玄关之境界)则易修成大道,但征得玄关境界的过程,除“上根”一闻顿悟外,一般人不是指日可成,而是需要通过渐渐修炼,到一定程度,玄关顿时显现,即所谓渐修顿悟。而旁门小术则不然,世人多有怀有一法术者,故易找到这样的老师,鉴于小术是具体方法,往往练不长时间就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想修成根本大道,则难以想象,此即所谓“易学难成而见效速”的意思。尽管各门派都强调玄关是修大道之根本,但各功门所说的玄关又各有不同,如:练吐呐者以口鼻为玄关;练卦爻周天的以会阴内的精室(男为精囊、射精管,女为子宫颈口)为玄关窍;练经脉周天的以丹田后合命门为玄关窍;练中宫祖气的以心下三点为玄关窍;练符派的以中脘穴、建里穴、脐上1.3寸深部为玄关窍,也有以左眼外眦红星为玄关窍的;练眉间有祖气者以印堂内部为玄关窍;练性功者以念头动处为玄关窍;练儒家心法者以无形无象的“中”为玄关窍;道家清静无为功门以虚灵无涯为玄关。
从上述介绍可知,各家所指的玄关各不相同,而且往往互相指责为非,唯己是正统。或问何以至此?要言之,古人对神气之生化关系未明了故也。李道纯曾说:“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以上皆是旁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又说,“玄关者……宁有定位?著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求亦不是。泥于身则著于形,泥于外则著于物。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余今设一譬喻,令汝易于晓会,且舅傀儡,手足举动,百般舞蹈,在乎线上关,实由主人使之。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线比得玄关,抽牵的主人比得本来真性。傀儡无线则不能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汝但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功夫向内求之,语、默、视、听是个什么?若身心静定,方寸湛然,真机妙应处,自然见之也。《易·系辞》云:‘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也,‘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也。自见得玄关,一得永得也。药物、火候、三元、八卦皆在其中矣。”(《中和集》)《性命圭旨》谈到玄关窍时说:“穷取生身受气初,莫怪天机都泄尽。”又说,“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托初,一疑定,玄牝立焉。上结灵关、下结气海,灵光藏觉灵性,气海藏生气命。性命虽分龙虎二弦,而性命之根则总持于祖窍之内。故老子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由此看来,所谓玄关窍实际上是指意元体活动在人体混元气中的一种状态。人的混元气是无形无象的,而意元体则更加精微难以言表。以此剖析各家玄关,表面上的矛盾即可迎刃而解。主张玄关是无形无象、同于道体之说者,是从玄关的体性特征上立论的;主张玄关有方所者,是从有形部位入手。《性命圭旨》也曾指出:“上关者心源性海之窍,中关者黄中正位之窍,下关者关元气海之窍,是皆玄窍也。”为什么会有不同部位呢?这是因为意元体与滋元气都是无形无象,它们可以与实体物兼容,故说“不在身(形)中,不离身中”。会运用任何部位都可是玄关,着于形或落于空,则有部位也不对,无部位也不对。当了解了意元体与混元气之体性特征后,以之作意,就必然会有契合之时。然而,神注之部位(即玄关之部位)不同,引起的反应也往往会有不同。因而玄关窍开的景象也就有了。例如:
(一)吐呐玄关为口鼻,鉴于口鼻之功用在呼吸,而吐呐法门重点在练呼吸吐呐,当受师传后,呼吸吐呐之意识就在意元体参照系中打上烙印。当神意凝于口鼻中的体混元气中后,首先将出现的是呼吸返先天,呈现口鼻之气连于丹田,随丹田翕张而行呼吸,呈现口鼻之气微弱若无的胎息现象。
(二)卦爻周天重在元精元气,其凝神入气穴之处,正相当于先天肾气的混元气场。因而体混元气随意念之凝神入穴而往该处集中,使这受到先天肾气所化,形成带有生命全息的可生成后天交感的气,对此气称元气也可,称元精也可。鉴于卦爻周天种药功程之口诀是“先守后忘”、“知而不守”,故生成之元精、元气有活泼自在之性;又鉴于元精已形成向外攻冲的习惯,所以向外冲至生殖器官,而形成性兴奋。由于定神于中,神不被气动而生情,且反复采药使气有了出而复返于中的经验,故元精元气不化为交感精,而呈现“似泄非泄、似翕非翕”的玄关窍开的景象。
(三)经脉周天玄关,是当周天运行一周后,返回气海氤氲之时,体混元气受到意元体的混化,使之加入了意识全息,当虚元凝静后,将呈现意识活动的景象。
(四)中宫祖气之心下玄关,其部位在混元窍附近。凝神于此,脏真混元气得到强化、充斥,意元体可得到充足的濡养,感知功能变得敏锐,因而感知到混元窍内之气可自行开张,下连丹田,口鼻之气若有若无,心下空灵;也有感到白光一片者。
(五)眉间玄关与脑接近,凝神入内,易直入意元体而感到空洞无涯、虚灵明净之意元体的体性。但若意念涉及到气,则聚气从册根入督脉下行至混元而呈现中宫祖气玄关窍开的景象。若有意将眉间所聚之气送至坎宫水府,则呈现卦爻周天之玄关窍开之景象。
(六)雷法玄关。无论是脐上诸穴,还是左眉稍外下方之玄关,都是通过凝神而达到聚气作用使气充足,通过已有的雷法知识在参照系(即俗谓的潜意识)中的作用,而出现意识造型,从而呈现出雷城雷将诸境。
(七)性功的玄关窍开是一特殊情况,此玄关的“忽地一觉”本身,就是玄关窍开,但它是旋开旋闭的。关键是在开的这一刹那,能够入得关去。需知“忽地一觉” 后,无论意识中呈现出的动态或静态都已不是玄关了。只有“觉”的刹那间,才是意元体本身的体性,唯有于此时意识内向体察,才能入得其内。这与佛家的明心见性很相近。
总之,以中为玄关、以空洞无涯为玄关是从玄关之本体上立论的,以各个部位为玄关是借部位之特性以发挥玄关在局部呈现之作用来立论的。尽管局部作用与本体有区别,但局部作用已和玄关有了联系。与直接着眼于局部的小术是等同的。各个功门当玄关窍开了以后,练功的方法与层次各有其特定内容,其因盖此。
中与空洞无涯之玄关直指根本,但不好下手,使一般初学者茫然无所措。各部位之玄关,可借有形之中而入无形之中,对此,《青华秘文》指出:“乃玄关一窍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玄关有形之中也,玄关无形之中也。先就有形之中寻无形之中,乃因命立而见性也;就无形之中寻有形之中,乃因性而见命也。先性故难,生命则有下手处,譬之万里虽远,有路可通;先性则如水中捉月,然其成功一也。用力到者,自知其然也;未见,不必存之以有,恐至着相。”
《丹亭真人传道密集》说:“径寸之质以混三才,在肾之上心之下,仿佛其内谓之玄关。……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但澄心绝虑调息令匀,寂然常照,勿使昏散,候安和。真是入定。于此定中,观照内景,才若意到,其兆即萌,便觉一息从规中起,混沌续续,兀兀腾腾,存之以诚,听之以心,六根安定,胎息凝凝,不闭不放,任其自如,静极而嘘,如春沼,无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开合,其妙无穷,如此之时,便须忘气合神,一归混沌,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湛然常往,是谓真人之息以踵,踵者,其息深深之义。神交感,此其应也,所谓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此意到处便见造化,此息起处,便是玄关……然此窍,阳舒阴惨,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合有时。”
小编导读:作者刘南云,东方睡功创编人,此文是他关于天眼境界证悟的论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整理来仅供参考。
大多数的练功者,尤其是练功较长时间的人,都喜欢津津乐道于天眼,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开天眼”。于是不少学功者为开天眼,千里奔波,下了南山上北山,求名师、访高人,接受五花八门、真假莫辨的灌顶、加持、点眼开顶。然而,往往失望而归,真正开天眼的有几人?
为什么会如此?我说,最关键的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天眼,更谈不上真正的修持天眼!盲人骑瞎马,南辕北辙,用功越勤,离道越远。
经常有学功者求我:“南云老师,求求您,替我点开天眼吧?”
我问:“怎么点?”
“喏,这里、天目,松果体,”他们指指前额上一块凹陷处,“把这个窍位打开。”
我说:“这容易,来吧!”
有时,我用剑诀加持,有时用玉佩加持,也有时,我运用金刚杵(密乘法器)来点在天目上。
有的人一经加持,顿时,金光闪耀,大放光明,更多的人经我加持之后,眼前依旧黑漆漆一团,我知道他们当着南云老师我的面不好意思说什么,心里不免疑惑,难免有人会想:“南云老师也骗我!”
有些人甚至找过十几位高师点过天眼,被“骗”十几回了,依旧两眼漆黑,痴心不改。
我这里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我没有骗你,我确确实实为你开通了天目!
然而,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天目穴打开,就一定出天眼功能?
答案是:“不一定!”
近年来,气功界谈了很多有关松果体的理论,认为只要把这个腺体给摆弄活了,把松果体里残存的视网膜激活了,便可具备天眼神通。
确实,松果体这个腺体,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睡眠免疫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接近松果体的这个位置上,传统气功(尤其是密宗功夫)认为这里又叫眉间轮或称慧眼轮的一个脉轮。但是,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肉身的窍位上,无论你是拿气灌、拿光照、用木捅,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没有搞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天眼”。
我的师父披霞道长对我说:“天眼——实际上该叫“净眼”、“心眼”、或“光明之眼”才对!
当你的心灵超越了世间理念的执着,当你的心灵与虚空融为一体,你内在的道性(佛性)就会以光明的形式显现出来,你的眼前会生起光明,你才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天眼境界!”
天眼在何处?天眼并非一定在前额天目穴,它可以显现在你周身上下,哪一个部位可以闪光,可以引导你看见光明,哪一个部位便是天眼!
其实,有许多人的“天眼”不在前额,我的学员弟子们天眼位置也都不相同,有的在太阳穴,有的在头顶,有的在后脑勺,有的在手掌心,甚至胸口、脚底、腋下。。。。。当然也有不少在前额的。
其实,要说透了,那些窍位,那些位置也并不是天眼,那只是一些窗口罢了。你并不是在拿天目看,拿太阳穴看,拿百会穴看,你还是在用——两只肉眼在看!还是眼根上的功用。其实随着功夫进展,你并不需要再依赖天目、太阳穴、掌心等窍位。你直接用两眼看,闭眼看,睁眼看都可以。
在天眼功能开发过程中,确实是有窍门的,守哪一个窍位、如何守均是有讲究的(并不是单单守在天目上那么简单),但这还不是根本!最根本的是静、定空。
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你一定要修持到静、定、空的境界,即便是初步的静定也罢。若没有这项基础功
”
我只问他一个问题:“你每天有多长时间能心无杂念、高度入静?”
他说:“哎呀,我练功气感强的很,但入静最多不过一、二分钟,大部分时间脑子里老有杂念。”
原来如此,难怪,你连基本入静的功夫都没有,还谈什么开天眼!找佛祖来、太上老君来也不管用。
只有当你的心静下来,心净下来了、心定下来了、无我了、虚空了,你的气就会很纯净,很充足,而你的气越细越净,你的心就越能静定。于是“心眼”打开了,你的灵明的自性显现了,借着你内在的光明,你看到了外在的光明,这就是“天眼境界”
有许多同志很关心自己有没有功能慧根,什么是慧根?就是你能不能快速入静。开天眼快,出功能快的同志,没有一个不是入静很快的。有的人一楞神就定进去了。女同志、小孩为什么出功能的多?因为他们心静、心净,所以,目前练气功的,你观察一下,出功能大多数是妇女、小孩,男同志就比较少。
所以气功的功能、功力都是以静定为本的。其实,气功界没有所谓的几十年功力之类的说法,因为气功不是武功,你练几十年,连基本的静定都没有,基本的光明都看不见,就没有多大的功力。相反,若总共练了十几天,但常常能在静、定、光明的境界里,那你的功力就是很大的。
所以,想开天眼,出功能的同志,建议你不要再走弯路,要多在静定上下功夫。这是老实话。不如某些广告词说的那样震撼人心,惊心动魄!但慢慢你会明白,平平常常才是道。
象我在面授学习班上传授天眼开通时(观光虹体法)也给学员加持,但加持的重点并不在天目穴上,更是运用大梦歌咒音,法铃引领学员进入甚深静境,现场开通的比率大约在40%—70%之间。为什么不在天目上花功夫,反而效果好,就因为采用直契本源——开发元识的方法。而在窍位上,也是直抓本源,从中丹田入手,而非仅仅从天目穴着手。
常常也有同志跟我讲:南云老师,我的天目发涨、发麻、发凉。别人说,是快开天眼了,您给我看一看。
我很为难。为什么?因为许多同志讲这个现象给我,是希望我南云老师能夸他两句,鼓励一下,说他有慧根;如果你一瓢冷水浇下去,他未必接受得了,有的人反而说,南云老师不行,你看某某老师早就看出我有慧根了,头上有七彩佛光,南云老师看不出,他不懂!
但这里,我还是要诚恳地对你说:“如果开天眼时总出现上述现象,希望不要再进行下去了。因为已有太多的同志因此而患上了如贴膏药,如气箍顶的气功偏差病了,希望你不要再重蹈覆辙。
真正的天眼开通前,不应该在前额上有很强烈的酸、麻、胀、痛等乌七八糟的感觉,可能一小部分同志会有一些感觉,但不会太强烈,更不会持续很多时日。
天眼在什么时间开?当你入静了,恍惚了,眼前会一闪一闪的发光,接下来可能就会出图象。不一定是在你练功时开,有时你坐在那儿愣神,或者迷迷糊糊快入睡或刚睡时开,越不在意,越容易开,越想开、越开不开。
记得我第一次开天眼时,是在一次饭后打盹时,那一天正好是阴历十五,刚刚吃过晚饭,觉得有些困倦,便靠在床边上打起盹来。迷迷糊糊快要入睡时,突然眼前一闪一闪的开始发亮,有一个圆形的如满月的光圈不断的闪光,突然眼前一亮,我闭着眼,但屋里的东西都非常清楚地在眼前出现了,而且好象把屋子四面八方都看到了,景象异常清晰,比平时看到的还要清楚好几倍。不仅如此,屋子里的每件东西都在发着光,而墙壁则整个地化作光明,透过这道光明,可以看见隔壁家人在各做各的事,事后一一验证,分毫不差。
这样持续大约有一、二分钟,我突然醒悟过来:“咦,这是怎么回事?”后天意识一恢复,光明就都消失不见了。此后,只要进入入静或恍惚的状态,眼前便能见光,甚至与光明融为一体。
实际上,人人都有天眼慧根,只要你眼前能闪光,能见到光明,再用一定的方法运用光明去成像,就是了。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正确对待天眼看到的事物。
因为,天眼开了以后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象:有的能看到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光亮,有的看见各种图象、有山水、寺庙、街道、佛像、仙人、宫殿。。。。。。。
那么,这里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的是功能态、是遥视、透视或预测,有的是身体内部气化现象,更有一些是幻觉,是自己后天意识在作怪。
这里最重要的还是要静、定为本,不能目迷五色,自以为得道了,对待所有的景象,无论善恶,都要不取不舍,只能在外边冷静地旁观,千万不要进图象里面去,对所有看到的只能做参考,有些事情会应验,并不表明你看到的都对,除非能入大定(闭气胎息、八脉俱无),否则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假参半,还只能做参考。
因为在这个境界里面,如果掺杂上主观后天意识,你想什么、就会看见什么,信耶苏的就会看到耶苏来了,信菩萨的就看到菩萨。所以千万要注意静、定、空的原则不能丢,否则就会出问题。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同志练功出现了功能,这是好事,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师承口授,很容易走入歧途。
开天眼时,里面包括许多图象怎么来的,怎么回事,有什么意义,因为篇幅关系,不能详细介绍。但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冷静观察,不取不舍、慧而少用、静定空为本,便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