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如何避免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和家庭的伤害都非常大,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出现自杀等严重情况。那么如何避免产后抑郁呢?以下是一些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方法。
如何避免产后抑郁?
一、环境和身体的调节
1、做好要孩子的心理准备后再怀孕,不把孩子当负担看待。
2、生完宝宝后,不要接待过多的客人,保持比较安静的坏境。
3、孕期和分娩后都应注意增强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性。
4、合理膳食,多食用清淡而营养的饮食。
5、把宝宝交给家人照看,注意多休息。
6、你应该明白,产后心情不佳很可能是由于激素变化引起的,你不必有任何担心,安心等待身体对激素水平变化的重新适应。
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1、对自己和宝宝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不可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2、放松自己的心情,参加一些可行的家务劳动和运动、或到户外散步放松一下。
3、给自己充充电,看自己喜欢的书和杂志,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宝宝和家庭生活上,给自己一个空间。
4、处理好和爱人的关系,你要知道,新爸爸在宝宝出生后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你要理解他。
5、和朋友多联系交流,不要和社会脱节。
6、与其他新妈妈聊天,谈各自经验感受,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
7、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向家人或是网友倾诉自己的情绪,或者采取深呼吸、泡热水澡等比较健康的宣泄方式。
8、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9、当陷入负面情绪时,学会转移自己的焦点,把不愉快的事放在以后再想,别钻牛角尖。
10、做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
三、家人如何帮助产妇预防抑郁
1、多帮助产妇分担家务和照看宝宝的任务,让她产后安心恢复。
2、不要在产妇面前表现出对宝宝性别的态度。
3、不要强迫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逼着产妇吃催奶的食物,别让产妇感觉自己只是喂奶的工具。
4、尊重产妇自我调节的方式,不妄加干涉。比如产妇有哭泣、发脾气等情况不要随意指责或制止。
5、别让产妇对父母长辈有太多的依赖,或者过多干涉小家庭的事,或指责其照看宝宝方式。
6、丈夫不要在女性生产后不久就急切要求性生活,减少或避免负面性生活事件。
7、家人应该对产妇更多一些关注,不应该把全部注意放在宝宝身上,而忽视了产妇的情绪。
8、仔细观察产妇的表现,一旦有产后抑郁的情绪状态,应尽快咨询心理医生。
特别提示:独生女更易患产后抑郁
目前的产后抑郁症之所以有上升的趋势,一是因为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育的冲突导致目前产后抑郁高发。二是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当妈妈的对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很高,抚养压力增大。
目前生育潮的主体由80后独生子女一代构成,新爸妈很多本身就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易使产后抑郁高发。从成长到结婚、怀孕、生育,她们几乎一直是家庭的中心,一旦生完孩子,一家人的重心一下子都转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产妇多少会有失落的心理。
四、引起产后抑郁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因素:
妇女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有学者认为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相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对孕期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2、心理因素:
妊娠、分娩伴随着一系列的躯体和心理变化,虽然大多数孕产妇适应良好,但也有个别孕产妇出现适应不良。有些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
初为人母的角色改变,使其面临自身康复和育婴两大问题,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压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于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考虑问题多,情绪较复杂,易发生抑郁。加之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束缚,生女孩的产妇心理压力、心理负担更大。
3、家庭和社会因素:
对于产妇而言,最强大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其丈夫。有调查表明婚姻满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产妇更易患抑郁症。部分产妇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劳动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家庭经济的来源而导致经济上的压力加重,常常造成产妇的抑郁。
4、产科因素:
分娩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忐忑不安的体验。虽然产科设备不断完善,助产技术不断提高,但产妇对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感到恐惧,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影响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导致难产,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诱发产后抑郁的产生。
产后抑郁完全可以预防。产妇本身要保持心情舒畅,对自身的心理变化要有意识地控制,切不可听之任之发展忧郁、愁闷。家人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特别是丈夫的体贴、关爱,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