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婚恋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国婚姻,婚姻少的东西,夫妻相处技巧
2016-11-03阅读:1005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中国婚姻容易缺少的7样东西
二、婚姻中夫妻相处技巧
三、如何让婚姻保鲜

中国婚姻容易缺少的7样东西

1、中国婚姻容易缺少浪漫

不少中国家庭太注重实际而缺少浪漫。不要以为浪漫无边就是献花、跳舞,不要以为没有时间、没有钱就不能浪漫。要知道,浪漫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中国婚姻容易缺少的7样东西

2、中国婚姻容易缺少幽默

说话幽默能化解、缓冲矛盾和纠纷,消除尴尬和隔阂,增加情趣与情感,让一家人乐融融。

3、中国婚姻容易缺少亲昵

许多夫妻视经常亲昵为黏黏糊糊,解释“不当众亲昵”是不轻浮的表现。但专家研究发现,亲昵对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着妙不可言的作用,而长期缺少拥抱、亲吻的人容易产生“肌肤饥饿”,进而产生情感饥饿。

4、中国婚姻容易缺少情话

中国人太过注意含蓄,很少把爱挂在嘴边,以为这样是浅薄、令人肉麻。不少中国夫妻更是希望配偶把爱体现在细致、体贴的关心上。这固然没错,但是如果只有行动,没有情话,会不会给人以“只有主菜,没有佐料”的缺陷感呢?中国婚姻容易缺少的7样东西

5、中国婚姻容易缺少隐私

说真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隐私,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我觉得他或她会活得很累。当然隐私要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就算是恩爱的夫妻也有隐私,不能有百分之百的透明度,但要以不危害到家庭为底线。

6、中国婚姻容易缺少宽容

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人人都有难处。夫妻间更是如此,没有宽容,就没有和谐,要明白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美德,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成连平凡都不如。

7、夫妻间缺少共同爱好

夫妻间没有共同爱好,两人在一起那多无聊啊。相处之间,共同的话题、爱好很重要。没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生活变得无趣。一定要慢慢培养一项共同爱好才能幸福长久。

婚姻中夫妻相处技巧

1、夫妻之间要相互欣赏

如果常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表情,告诉对方:“我爱你”,三个字足抵得千军万马。欣赏则是对对方的一种承认、肯定和鼓励,必然会使人产生一种满足感,所谓的了解最大的意义就是肯定、承认、赞美和欣赏,欣赏是双方共同的心理需要,也是处好夫妻关系的秘诀之一。中国婚姻容易缺少的7样东西

2、夫妻之间要尊重对方

只有懂得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不仅要尊重对方,更要紧的爱屋及乌,尊重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对方的亲朋好友。如果你瞧不起对方的家人,更有甚者将对方家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种作法非常愚蠢,这样做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对你婚姻的稳固将是致命之伤。

3、夫妻之间要相互疼爱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最好不要以为你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纯粹父亲型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夫妻就应该像一双筷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一起品尝。

如何让婚姻保鲜

1、要注意就事论事

吵架在夫妻生活中是经常的有,重要的是争吵之后要很快很好,不能让冷战横跨在中间,同时夫妻争论应做到两点,一是就事论事,每次就说一个问题,而不要将所有问题搅和在一起。二是在争论中达成共识,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2、要在细节上给予爱

不管是经过七年之痒的夫妻,还是结婚了二三十年的夫妻,要记得在当伴侣回家时,停下手中的事,将注意力转移到他(她)身上。就算是因为工作事情而不开心,造成对方心情不好,不妨先给对方冷静几分钟,这时再给对方一个安慰和安静的拥抱会带来不错的效果,用细节上给予爱,更能感受到对方的贴心和温暖!

3、夫妻之间要学会倾听

良好的交流不仅在于分享观点和感受,学会倾听也非常关键。尝试着与对方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伴侣的所思所想。这样也避免了吵架,还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对方的想法,用心倾听和转换角度思考,一起找到解决方法,才是明智选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