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美容美体 >> 护肤技巧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干性皮肤如何护理
2016-08-02阅读:995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干性皮肤该如何护理?有一些人会发现自己有一个严重的皮肤问题,那就是皮肤干燥缺水,其实这是由于干性肤质导致的。干性皮肤该如何护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干性皮肤该如何护理

1、清洁不能忽视

很多爱美人士误以为干性皮肤不能做过分的清洁工作,其实不然对于干性皮肤,肌肤清洁同样重要,但是相应可以选择较为温和的洁面乳,保证肌肤清洁是每日护肤的第一步。

2、防止死皮阻碍补水

对于干性皮肤,定期去死皮,多余角质同样重要,可以有效防止肌肤残留的死皮、角质堆积,阻碍肌肤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为此定期给肌肤去角质,才能焕发肌肤新光彩。

3、日常基础补水护理

在做完肌肤相应的清洁工作之后,补水成为每日护肤的重点,对于干性皮肤的爱美人士来说,选择滋润性强的爽肤水最佳,这类型的爽肤水补水性强,可以有效给肌肤给养。

4、正确选择肌肤乳液

对于肌肤乳液的选择,可以适当选择含有植物精油的乳液,带有精油的乳液,可以很好的改善肌肤干燥的现象,让肌肤焕发光彩,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更能有效防止肌肤干燥缺水脱皮。

5、适度使用植物精油

日常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含有橙花、洋甘菊、伊兰、天竺葵等等的植物精油,在做完肌肤护理之后,将精油涂抹在脸部肌肤上,并适度按摩,让肌肤吸收精油成分,改善肌肤干燥。

6、滋养面膜高效护理

给肌肤补水急救,敷面膜是最有效日常护理方法之一,日常可以选择一些补水保湿滋润性强的面膜,定期给肌肤做护理,或是选择睡眠面膜,让肌肤高效补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7、注意防晒防止老化

在日常做完各种保湿补水护理工作之后,必须注意外出防晒,干性肤质较其他肤质更为脆弱,紫外线对其的伤害性更强,易产生色素沉着,为此出门一定要做足肌肤防晒工作。

8、多多饮水食用蔬果

除了对肌肤的护理之外,饮食同样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注意日常多饮水,爱喝水的人肤质都不会太差,并且生活中多多食用一些蔬果,蔬果同样是肌肤养护补水的最有效帮手。

9、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冬季可用加湿器。

二、什么是干性肌肤

干性皮肤皮脂腺分泌少,皮肤白皙,毛孔细小,易生成皱纹,毛细血管表浅,较敏感,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低于10%。与先天性皮脂腺活动弱、维生素A缺乏、偏少脂肪性食物、日光暴晒,寒风吹袭等有关。

干性皮肤该如何护理

三、干性皮肤的年龄状态与护理

1、29~35岁年龄段

春季肌肤状态:眼唇部的纹路加重,皮肤有紧绷感,有些皮肤有脱屑现象。

护肤秘诀:

(1)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这年龄段的干性皮肤MM要注重给肌肤补充水分。可天天做补水面膜给肌肤补充水分,面膜是属于密集补水,可以让肌肤瞬间喝水,洗完脸后,先拍护肤水在贴面膜,这样面膜的营养更好吸收。

(2)选用富含营养或偏油性护肤品

干性肌肤不仅缺水还缺油,油分可以让肌肤滋润有光泽,可以选用护理油之类的产品,或可选用含有维生素E、皂苷、黄铜、海藻、植物精华成分的产品,并在每晚对皮肤进行适当的按摩。

(3)眼周肌肤特殊保养

这个年龄段对眼周肌肤护理不够或不当,会很容易出现细纹如鱼尾纹,应使用眼周肌肤专用护肤品来进行特殊护理,选择适当的眼膜护理。

2、36~45岁年龄段

春季肌肤状态:皱纹加深,有时伴有脱皮,甚至极度敏感。

护肤秘诀:

(1)出门戴口罩

春季比较多风,因此外出一定要带口罩,因为刮风会很快的带走皮肤的水分,让肌肤变得干燥敏感。

(2)内外都要大量补水

这个年龄段的肌肤代偿能力下降,干性症状会更加明显,因此要注重全身性的内外调理,生活务求规律。一方面要大量喝水,补充身体内的水分;一方面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脂酸等成分的高品质的外用保湿品,因为这两种成分不仅可减少表皮水分的蒸发,而且具有吸附水分的能力,保湿性能高。

通过小编对干性肤质的介绍以及护理方法的推荐,相信大家再也不会为如何护理干性皮肤所困扰。大家努力以水嫩的姿态迎接盛夏吧!

上一篇:bb霜,cc霜 下一篇:最佳美白方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